欢欢喜喜桐庐年(二) |
http://www.tlnews.com.cn/ 2012年01月21日 08:18:13 星期六 |
船民年俗 船民,是旧社会桐庐水上的一个特殊人群,又称九姓渔民。这九姓是:陈、钱、林、李、袁、孙、叶、许、何,他们原属明初陈友谅的部属。陈友谅在鄱阳湖兵败于朱元璋,残部四散逃亡,有一部分流落到新安江一带。由于是战败者,当地官府对他们严加看管,不准上岸居住,不准参加科举,不准穿长衫鞋子,更不要说与岸上人通婚了。几百年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水上部落。与岸上的桐庐人相比,旧时桐庐船民过年,有着自己独特的过年风俗。 一般船家到农历十二月下旬,就不再载客运货,陆续回坐埠地忙于过年。一些负债船家,年关接近日子尤为难过,为延宕躲避债务,特将船撑到桐君山后等僻静之处,等到除夕夜的申时后才撑回坐埠,因除夕夜有不准讨债的习惯。 除夕申时左右,船家都将船撑至一定的地方下樁(是一种用麻栎树制成固定船舶的活动桩型工具)停泊,谓之“停樁”。停樁后,非到年初一上午“动樁”仪式前,不得拨樁,动篙、移动船位。县城的坐埠船,有成双搭对并之撑到江心放马洲“停樁”的习惯。传说放马洲有金樁洞,若能樁上此洞,来年定有好财运。停樁后,当家男人在船头上摆上三牲福礼跪拜。先行“还年福”,跪拜“天老爷菩萨”和“马王菩萨(水神)”,然后再行祭祖礼。礼毕,全家吃年夜饭,也叫“散年福”。和岸上人一样,是晚,最忌小孩说不吉之语,故长辈备用草纸一张,先擦小孩屁股,然后揩一揩小孩的嘴巴,此后,小孩若讲句不吉利之语也无妨。 除夕下半夜,当家男人在船首,备有祭品,点燃元宝纸钱,接灶司神回船。此时极忌有声响,特别妇人皆要避之。初一早上动樁也颇有讲究,先鸣鞭炮三响,在船头摆上祭品,焚化纸钱,船中尊长率全家老幼叩拜“樁洞菩萨”,并由尊长拔樁。动樁仪式后,将船撑回埠头泊岸,由长辈铺好上岸跳板,在跳板头先烧纸钱,然后手拈清香三支向四面叩拜,此谓“拜四方”,即祈四方神灵保佑。拜完后,船上其他人才可上岸玩耍。 (本文撰写多得桐庐民俗研究专家许马尔先生指导,部分资料来源于其民俗专著《山水推富春》与《桐庐过年习俗杂谈》一文,特此表示感谢。)
|
原标题: 欢欢喜喜桐庐年(二) |
作者:文/记者 杨露萌 图/记者 何小华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