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喜喜桐庐年(二) |
http://www.tlnews.com.cn/ 2012年01月21日 08:18:13 星期六 |
年夜饭 过年过年,最讲究的是年三十的一顿年夜饭。年夜饭可以说是中国整个饮食文化的一大亮点了。过去,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布衣,过年这一顿是绝对马虎不得的。中国人吃的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则在年夜饭上体现无疑。 现代人生活条件优裕,对于过年时吃的方面也并不像过去那样重视。在物质条件并不丰富的过去,年夜饭可谓是一年中最好的一顿饭了。旧时的孩子都特别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时除了能穿上新衣服外,还可以吃上好多平常吃不到的东西。年三十晚上这一餐,一般人家都会想法把菜摆满一桌的,有的光是肉就会烧很多,什么白鲞肉、千张结肉、油豆腐肉、腊笋肉、元宝肉等等。在过去,人们认为因为年三十晚上只有菜多、菜丰盛才能预示来年丰衣足食。 桐庐菜有着自身的特点。对此研究多年的许马尔老师在向笔者介绍桐庐菜的特点的时候介绍说,桐庐由于地理位置处于富春江黄金水道的要冲,是连接安徽、浙江等地交通的咽喉之地,因此桐庐菜的特点也融合了杭菜与徽菜的优点,而介乎于两者之间,形成了本地独特的风味。而这些特点也体现在了桐庐的年夜饭中。 年夜饭所吃的菜一般都有文化内涵,包含着祝愿幸福的意味在其中。桐庐民间过年有一道传统菜称为八宝菜。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它是用黄豆芽、萝卜、胡萝卜、腌白菜梗、油豆腐、腊笋等七八种素原料煸炒而成,此菜因为原料多为八种,含有“吉祥八宝”之意,因此被称为八宝菜。因为其中的原料黄豆芽型似如意,故也称如意菜。 按照桐庐人过去的传统翡翠虾仁一般是年夜饭上上桌的第一个热菜。它也有个比较讨喜的名字,叫做“招财进宝”菜。因为其中的主要原料虾仁形似元宝,吃进嘴里有招财进宝之意,故得此名。此菜用虾仁、蒜苗炒制而成,外观翠绿白净,入口清淡爽口,颇受欢迎。 桐庐靠近富春江,多鱼鲜。这点在年夜饭中也体现了出来。例如以往富春江船民过年时的名菜“明脯小炒”用目鱼干(桐庐话谐音“明脯”)炭火烤发,边烤边撕去外面的黑衣,然后切丝加水待用。再用肉丝,冬笋下锅炒,再加入明脯丝炒制而成。此菜色泽金黄银白,香味奇美。 另外还有白鲞肉,做的时候特意要将鲞头放在肉上面,让人看见说上句“鲞头”的讨彩话,因为“鲞头”与“想头”谐音,有了想头才会有来头。年夜饭上多用鱼是为了寓意年年有余。 肉圆子是桐庐传统年夜饭上另一道必不可少的菜。此菜用猪肉、香菇、冬笋等制成。将肉切碎后做成肉圆蒸熟。因为圆字有团团圆圆之意。以前,桐庐人年夜饭桌上有两样菜是不能动筷吃的,一碗元宝鱼、一碗肉圆子,因为鱼和肉圆子寓“年年有余,岁岁团圆”之意,这两碗菜端进端出,一般要端到正月半为止。 按照旧俗,桐庐人的这桌年夜饭这桌菜还得先给祖先享用,尔后才能再合家团坐宴饮,俗称“分岁”。吃年夜饭的时候必须老幼同桌吃,如果家中有人出门没有回家,得一定给他留个空座位;如果家里有人是当年去世的,还得在桌上为他摆一副碗筷,意思让逝者再回家过一次年。吃年夜饭前,当家大人肯定会用草纸先擦小孩的嘴巴,生怕孩子们不注意脱口说出些不吉利的话来,有的还会在桌旁贴上一张“童言鸟语百无禁忌”纸条,其意就是小孩说的话不算数。到了年初一早上,大多家庭要吃糖蘸年糕和肉粽(现在一般吃些甜点),以应甜蜜的日子“一年高一年”和讨一个“一年到头粽油(总有)”的吉利。 县城商家一早上有到茶店喝元宝茶的风俗,所谓元宝茶即在茶水里放两颗橄榄而已,其意年初一早上就吃进元宝。分水地区至今仍流行年初一早上到先人的坟墓前去拜年的风俗,这一风俗安徽很流行,可能分水地区人口多由安徽等地迁徙而来有关。年三十夜里,家家会用几支甘庶来靠着大门,以寓“节节高”,也寓来年开门大吉。年初一这天,桐庐人有不扫地,也不动用刀针利器的风俗。 |
原标题: 欢欢喜喜桐庐年(二) |
作者:文/记者 杨露萌 图/记者 何小华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