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妈领奖(上) |
http://www.tlnews.com.cn/ 2010年07月13日 08:13:05 星期二 |
里山村是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自然村,哪个男人要是站在村中心打个大喷嚏,保管全村都能听见。要是哪户人家有点什么事,不出几分钟全村都知道! 眼看就到大年三十了,村里突然传开一个爆炸性的新闻:村东头李大妈接到镇上的通知,乐颠颠地穿着新衣服乘着中巴车领奖去了,并且听说奖金有700多元呢! 这可是件大喜事!村里的大妈大婶们听了无不羡慕:“700元哪!啧啧啧!”不过马上有人提出了疑问:“李大妈这得的是啥奖金啊?难道她见义勇为了?” 此话一出,马上有人反驳:“得了吧!李大妈这大把年纪了,别说见义勇为了,只怕看见歹徒都吓得尿裤子喽!”又有人故作神秘地样子说:“要么?她揭发了我们村暗藏的特务组织了?”此话一出,更引来大家一阵爆笑。 村里人猜来猜去得不出结果,眼看时光也不早,大家嘻嘻哈哈一阵后就各自忙各自活儿去了。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村里有这么一个老人,却被大家的一番议论弄得心惊肉跳,你道是谁?喏!她就是村西头的张大妈。 张大妈和李大妈同年纪,今年都是60岁。更有意思的是,她俩都是枣树村人!后来先后嫁到里山村。同年纪、同娘家,一辈子的老姐妹了,按理说李大妈领奖,张大妈该高兴才是啊!她坐卧不宁的又为啥呢? 这话说出来恐怕没人信:张大妈怕李大妈告密! 原来这张大妈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一口气给她生了四个孙女。年轻人倒也想得通,可张大妈落下心病了,非得要个孙子不可。前不久她听说二儿媳又“有”了,就苦口婆心地劝二儿媳“逃生”一个。二媳妇倒也听话,收拾收拾就躲到了枣树村老娘舅家去了。 张大妈又有了盼头,可这毕竟是违反国策的事啊!她整天眼皮子直跳,怕就怕有人发现去“告发”。想不到不早不晚,偏偏李大妈这时候“立功领奖”去了!你说这事是不是有点玄乎?是不是有点蹊跷? 可话说回来,张大妈凭什么怀疑李大妈“告密”呢?原来这对老姐妹是有“过节”的。当年她俩先后嫁到里山村,李大妈生了个女儿就“计划”了,可张大妈生了儿子还想要个闺女。那天夜晚她慌慌张张“逃生”到娘家去,想不到出村的时候正好碰上了李大妈……结果第二天村里的妇女主任就找到枣树村来了,幸亏张大妈当时见情势不对从后门溜走了,否则就没有后来的二儿子了。 就为这事,张大妈把李大妈当成了冤家对头。不容李大妈如何分辩,张大妈一口咬定她就是举报人,从此每次见到李大妈就骂,而且每回只骂四个字:“断子绝孙!” 这“断子绝孙”,在农村是最刻薄的骂人话。这李大妈受了一辈子的气,能不记在心上吗?现在二儿媳妇“逃生”在枣树村,而李大妈的女儿燕群,夫家也恰恰在这个村。那燕群比她那寡言少语的母亲可利害多了,她不仅是村里的妇女干部,而且还在村里办厂!这回张大妈的二儿媳“逃生”到枣树村,不等于是“自投罗网”吗? 会不会李大妈已经举报?李大妈要领的700元奖金会不会与二儿媳“逃生”有关?张大妈越想心里越没底,可她如今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大儿子一家出门打工,都一年多没回家了。老二好赌,前一阵子家里卖猪的钱被他拿了,不知到哪儿赌去了。想来想去,张大妈觉得光凭猜想也是不行的,最要紧的还得到娘家先“探探风声”! 拿定主意,张大妈就上路了。正应了“冤家路窄”那话了:她慌慌张张没走多少路,远远就见李大妈回来了,正有说有笑地和路边几个人打招呼呢! 张大妈急忙躲在一棵大树后,等到李大妈等人都过去了才上路。也许是走得太急,也许是心中火气太大,反正张大妈走不多远,一脚踩空,跌到了山沟里! |
原标题: 李大妈领奖(上) |
作者:方赛群 网络编辑:董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