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作春泥更护花 |
http://www.tlnews.com.cn/ 2010年06月28日 08:30:07 星期一 |
——县关工委科技服务团工作纪实 ![]() “离休不离岗,退休不退岗”。近几年来,在我县各中小学校园和广大农村活跃着一支由老干部、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关工委科技服务志愿队。这支队伍以关心青少年成长为己任,不求名利,不辞辛劳,普及科技知识。 依托成校 普及科技知识 为让成人文化学校成为培养青少年学习科技知识的平台,县关工委科技服务团的老科技工作者们纷纷走上讲台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堂精彩的科技知识课、生态农业课、花卉瓜果培育课,帮助引导学生树立科技致富、勤劳致富、生态保护的观念,使学生们得到了很好的启迪和教育。 此外,科技服务团还特地在桐君、分水、富春江等成人文化学校举办了一场场别具特色的花卉、瓜果展。在这些展览上展示的瓜果、花卉都是关工委科技服务团成员们精心培育的产品。各种奇花异果、经济作物吸引了许多同学前来参观,在场的科技服务团成员还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各种花卉、瓜果等植物的名称和种植护理方法。科技服务团成员陆加荣,更是先后将自己花8000多元购买的瓜果种子、花卉种子以及十多个品种的南瓜种子无偿送给学校和学生。 发挥优势 带动勤劳致富 新合乡松山村年仅23岁、28岁的吴剑胜、吴剑军兄弟俩是当地闻名的科技致富大户,这对青年农民兄弟的成功要归功于科技服务团。几年前,他们根据科技服务团给他们出的点子,在当地创办了番薯干加工厂,并和当地的40多户番薯种植户建立“工厂+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至去年已经初获成效。2008年,科技服务团的老科技工作者们帮助他们引进番薯新品种,产量从每亩的2000斤提高到4000多斤。科技服务团还帮助他们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参加种植番薯的当地农户已发展到200多户,为当地农户带来经济收入200余万元。这对兄弟在致富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户共同致富。 像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近年来,科技服务团积极发掘苗子,从培育扶持科技致富示范户着手,帮助农村青年朋友勤劳致富。科技服务团还以开展科技普及、技能培训为手段,为现代农业培养“四有”新人,同时还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送科技下乡、建立科技图书室、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予以指导和传授经验,让他们掌握技能。 退而不休 关心关爱下一代 陆家荣从教师岗位退休后,“不甘寂寞”,选择继续当一名“园丁”,创办了“花仙子”园地。他14年如一日,在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始终坚持拿出退休工资的1/3用于开展科技科普知识宣传和免费向广大青少年赠送各类花卉种子。只要有学校和学生来信求助,他都会给他们寄送花籽和传授养花知识。据初步统计,至目前陆家荣共接待来参观学习的学生有4200多人次,当面或通过邮寄方式向需要的人赠送各类花卉及种子价值共计20余万元。全国共有12个省的近60所学校与他建立了联系,开展送花籽和科普教育活动。 “朱老师”、“朱妈妈”,这是农民朋友对朱占善亲切的称呼。作为科技服务团的秘书长,如今已是75岁高龄的她,每年都积极地向农民朋友赠送各类科普资料,还结合当地实际,生动形象地向农民传授生态立体农业、庭院经济、山区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符合农民切身利益的科技知识,到田间、山头、栏前现场操作指导。在她退休的16年中,每年科技下乡都在200天以上,最多的一年是268天,最少的一年也有212天。(图为县关工委科技服务团成员向青少年学生传授花卉种植知识)(记者 王丽晓 文/摄) |
原标题: 愿作春泥更护花 |
作者: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