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 |
http://www.tlnews.com.cn/ 2010年07月13日 08:15:43 星期二 |
一年一度,县城罗兰公寓到中心广场的行道树——金合欢又开出她独特的花来了,我久久凝视,心中平添了一份温馨。在我年少时,我就十分向往“合欢”这个名字,但却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树和她开的花。现在却有幸年年一睹她开放的芳姿倩影了。 合欢树的美在于她的花,每年六月许她便开始盛开出一簇簇粉红色的花朵,像一团团的丝绒,也像红缨,远远望去,就像是绿浪上浮动的粉红色祥云。合欢树阴阳有别,被称为敏感性植物。合欢树因枝很柔软,又细小,交织在一起。白天太阳出,风吹,自行解开,互不牵缀,但到夜晚,又合在一起。小叶片成对昼开夜合,似相拥而睡,故称为合欢树。我国古人早早就发现了合欢的这个特性,还给合欢编造了一段优美而悲戚的传说:名列“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是一位贤德的君王。相传舜帝死在了南巡的途中,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听说舜帝的死讯,长途跋涉来寻找舜帝的陵寝,却没能如愿。娥皇和女英痛哭一场,跳入湘江自尽身亡,二人的魂魄终于找到了舜帝的魂魄,他们的灵魂共同化作了合欢树。当然这是后人编造的故事,不过至少可以看出,在很久很久以前,古人已经开始关注合欢的独特现象了。李渔《闲情偶寄》有言:“此树朝开暮合,每至黄昏,枝叶互相交结,是名‘合欢’。” 古人吟咏爱情,常取此树为比兴。“同心花,合欢树。四更风,五更雨。画眉山上鹧鸪啼,画眉山下郎行去。”明代诗人计南阳词《花非花》,抒写了合欢一夕风雨癫狂,爱似柔情蜜意。两情缱绻,恨夜短昼永。爱如合欢羽叶,暮合晨开,聚散有时。迟迟离别,执手劳劳,殷殷嘱托。诗歌情意绵绵的意境构筑中,风姿绰约开满同心花的合欢树,正是同心永结、爱情欢洽象征的具象。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合欢还有合昏、夜合、青裳、萌葛、乌赖树等多个名称。可以想见,每个名称之后,都应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杜甫诗《佳人》云:“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合昏即合欢。美人孤寂中,见到鸳鸯双宿、合欢树开合,触景生情,兀自情伤黯然。自然物象有着人的精神附丽,正是文化传承无形中对人的制约。合欢树即为如此的精神之树。 树为“合欢”,花成“同心”。合欢树的花朵,被爱情中人称为“同心花”。花瓣如丝,一蒂所出,丝丝皆指同心。如同爱侣绵绵不绝的缕缕思绪,情牵对方,念念在彼。合欢花如马额垂悬的红缨,民间俗称“马缨花”,云南彝族人视其为幸福的象征。从古至今,爱情一直是一个人生命题。不过许多时候,又有多少人理解,叶合而不乱其序,花开却又同心的度与律呢? 据说,合欢树还能释愤去怒,给人带来快乐如意。李渔说:“凡见此花者,无不解愠承欢,破涕为笑。”晋代崔豹《古今注》有言:“合欢,树似梧桐,枝弱叶繁,互相交结,每一风来,辄自相解,了不相绊缀。树之阶庭,使人不忿。嵇康种之舍前。”合欢书宜植于庭院中,可使人心宁忿祛。传说魏时嵇康喜爱合欢非常,宅舍前遍植合欢树,常与友人纵酒吟诗树下,不怨无忿,乐以忘忧。在《养生论》中嵇康有言:“合欢蠲忿,萱草忘忧。” 合欢树,除了人文价值和观赏价值外,还有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它的叶、花、皮、枝和根均可入药。其味甘、性平、无毒。主安五脏,宁心志,令人欢乐无忧愁,还轻身明目,心想事成。崔豹在《古今注》里说,想帮助别人摆脱烦恼和怨忿,可把合欢树赠送给他种植在庭院中,可使人心情愉快。 祛忿抑怒,合欢同心,至于安乐,合欢树的象征意蕴正是人们的追求。同心花,合欢树,舞于风里,映入瞳仁,戚戚于心中,惹梦频频。 |
原标题: 合欢树 |
作者:邱升阳 网络编辑:董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