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视角探“两山”路径 鲜活叙事讲好杭州实践——“杭州青年说”网络理论宣讲破圈传播引发共鸣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10月20日 10:25:49 潮新闻 |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年。二十载栉风沐雨,这一科学理念已在之江大地深深扎根、结出硕果,更在杭州孕育出一批批以青春践行使命的奋斗者。8月至9月,由杭州市委网信办联合潮新闻主办的“潮涌‘两山’向未来”“杭州青年说”网络理论宣讲活动火热开展,扎根一线的青年践行者登上云端讲台,以青春视角解码“两山”理念转化的杭州密码。活动通过“理论+实践+互动”的全场景模式,在网上掀起舆论热潮,不仅展现了不同行业青年践行“两山”理念的优秀经验与创新路径,更点燃了广大年轻人传播、实践“两山”理念的热情。 紧扣核心主题 以青年实践传递绿色发展强音 “两山”理念是引领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也是浙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在杭州,一群青年正以行动诠释“两山”转化逻辑,将山水资源变为民生福祉,让绿色发展的旋律响彻大地。 90后全国劳动模范王运、萧山“飞鸭老板娘”卜逸阳、余杭前庄村书记赵敏杰,把生态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抓手,带动村集体增收,实现生态与产业的良性循环;文化特派员李胜深耕非遗文化传承,家庭医生陈丽雯守护民生健康,让绿色发展更有“民生温度”;“江南舅舅”何江南玩转电商助农,用数字流量搭建“共富直播间”,让山间好物走向全国;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姚信威带领青年团队跨界创新,以硬核科技为绿色发展铺路;蒋有兵等乡村教师团队,从“扫盲式教学”升级为“梦想式育人”,让“两山”理念为乡村教育注入“破茧”力量……“潮涌‘两山’向未来”“杭州青年说”网络理论宣讲通过图文、视频记录下这些青年的奋斗身影,让大众看见“两山”理念引领下,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生动实践,引领了更多青年主动加入到践行“两山”理念的队伍中来。 以凡人故事为笔 绘就“两山”理念实践的民生温度 宏大的发展命题,从来不是悬于高空的理论,而是藏在普通人的日子里、浸在奋斗者的汗水里。系列网络宣讲聚焦在“两山”理念实践中脚踏实地的青年,以他们的命运变迁折射政策温度,让“两山”理念可感、可触、可学。 淳安乡村教师蒋有兵的十九年坚守,是“两山”理念滋养民生的生动注脚。2006年,他到淳安乡村任教,当时校舍破旧,但他仍坚信“读书是山里孩子的底气”。随着“两山”理念实践推进,淳安交通改善、学校升级,小学有了独立寝室、乐高室,成为“生态校园”,蒋有兵还带学生赴杭见世面。他化身留守儿童的“代理父母”,为孩子办“个人画展”。蒋有兵的故事,让“两山”理念温度直抵人心。 走到台前,说的是自己的经历,讲的是身边的变化,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实实在在的感悟,听众沉浸式走进“两山”实践的故事里。一个个鲜活案例,勾勒出“两山”理念下的民生温度与发展厚度,让大众读懂绿色发展的深层价值。 以场景化宣讲为桥 让“两山”理念走进寻常生活 要让“两山”理念真正走进心里,就得打破“说教式”宣讲的边界,把道理变成“故事”,把“课堂”搬到最鲜活的场景里。系列宣讲没有囿于传统模式,而是扎根田间地头、青山脚下、文化礼堂与医院、教室,就像在前庄村的蜜梨地里,村书记赵敏杰站在树下,向村民们讲起产业蜕变的故事:曾经这里的蜜梨滞销,只能低价处理,如今因为产业升级,梨膏棒棒糖还走进了巴黎奥运会,这背后藏着的就是“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密码。 青年们故事里的真诚与实在,让更多人主动停下脚步——或许是下班路上刷到的一条短视频,或许是茶余饭后读到的一篇人物稿,悄悄在心里种下践行绿色发展的种子。网络宣讲的8个话题还登上微博同城热榜,相关话题总阅读量吸引超2亿人次,引爆了网友的讨论热情。 此次“潮涌‘两山’向未来”系列报道,以扎实基层案例为基,以鲜活人物故事为魂,以多元传播形式为翼,不仅清晰记录了杭州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与实践机制,更生动展现了生态与经济、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广阔前景。在杭州这片活力热土上,挖掘记录有温度、有厚度、有感染力的内容,为“两山”理念传播注入时代活力,更以青春故事激发共鸣,吸引更多年轻人感受“两山”理念的价值与魅力,主动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生力军。 |
原标题: 青春视角探“两山”路径 鲜活叙事讲好杭州实践——“杭州青年说”网络理论宣讲破圈传播引发共鸣 |
作者:记者 王玛咪 柳依然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