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街道待开发地块蜕变为“共富热土”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9月22日 09:27:09 |
从“闲置”到“生金” 城南街道待开发地块蜕变为“共富热土” 盘活闲置土地、赋能城市发展、滋养集体经济——在城南街道,一场关于待开发地块的“重生”故事正在火热上演。今年以来,街道坚持把实干实绩实效作为检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通过系统谋划与高效执行,将“沉睡”土地转化为提振经济、改善民生的新引擎,推动“德联体”等一批重点项目加速建设。 望着两幢已封顶建筑在闲置多年的待开发地块上拔地而起,城南街道大联经联社党支部书记、董事长许永伟眼里满是期待,“等项目投入使用,村里每年预计可新增60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这是为村民谋福利、为集体添后劲的实在收益。” “德联体”是我县首个由社会资本投资的待开发地块项目,总建筑面积超9万平方米,是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预计明年年中正式营业。目前,项目招商已启动,许永伟所在的迎春商务区团队正根据地块区位特点筛选适配业态。“我们要让这片土地不仅‘活’起来,更要‘火’起来。现在有多家企业前来实地考察并表达了明确意向。” 作为主城区核心板块,城南街道把盘活待开发地块作为壮大集体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编制《城南街道村级留用地开发规划》与《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相关待开发地块的实施路径。截至目前,已完成开发建设155.45亩,占全县总开发面积近60%,总投资达16亿元。 在“15分钟生活圈”规划框架下,街道还探索出“政府引导、部门协作、分类处置、保障权益”开发模式,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物业置换”等多元途径,既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又将闲置资源转化为城市功能提质的新动能。 如今,从商业综合体到民生配套,城南街道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在上杭包家桥地块,曾经的建筑垃圾堆积场,已变成拥有400多个车位的公共停车场,有效缓解了周边商户居民的停车难题。城南小学西侧一处5亩临时闲置地,也改建为120个车位的停车场,补齐校园周边配套短板。而在江南养生文化园东侧,一片曾乱搭乱建、荒置多年的地块,正推进总投资390万元的项目改造,预计年底建成集运动、休闲与生态于一体的综合公园——“桐庐康养绿洲”。 此外,更多多元业态也在街道闲置版图上加快落地。目前,街道辖区11个优质地块“蜕变”同步推进:“东兴未来汇”项目将打造集商业、办公、公寓于一体的多元综合体,主体已完工,正进行内部装修;投资3000万元的兰田经联社综合楼可满足行政与商务需求,进度达40%,预计年底竣工;上杭蓝天大厦已启动施工招标,未来将成为集办公、住宿、餐饮与休闲为一体的城市新地标;春江村2号地块聚焦新兴产业,计划建设无人机教育培训基地,目前正推进场地平整、围栏及道路硬化等前期工作…… 城南街道的系统实践,已成为我县全域高效盘活闲置土地的典型样本。从街道探索上升至全县统筹,桐庐按土地性质与产权归属厘清管理职责,建立“属地镇街+开发主体+执法部门”联动机制。目前,超90%的闲置地块已完成整治清理,更多“沉睡”资产正逐渐焕发新生。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务实、节俭、高效原则,持续梳理辖区闲置空地资源,通过因地制宜的整体开发,实现环境改善、配套升级与集体增收的‘三赢’。”城南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潘杰烽表示,街道将进一步优化土地盘活模式,以更实举措推动资源高效利用。 |
原标题: 城南街道待开发地块蜕变为“共富热土” |
作者:记者 徐文静 通讯员 张质舒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