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铺设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7月08日 09:38:02 |
统筹推进四大重点任务,实施18项重点行动 我县铺设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近日,依据《桐庐县“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空间专项规划(2025-2035年)》,《“融杭接廊·潇洒桐庐”发展轴》方案完成编制。根据方案,到2027年,桐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缩小到1.5,和美乡村覆盖率100%,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的村达80%以上,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突破提升。 “融杭接廊·潇洒桐庐”发展轴聚焦城镇、乡村、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依托富春江(纵向)与分水江(横向)天然脉络形成“T”型发展轴线:以县城为关键支撑,以分水镇、横村镇为桥梁纽带,以保安村、合村村等重点村为重要节点,构建“一心两核九片”的结构体系。 据介绍,所谓“一心”,即以县城为中心;“两核”,即分水镇和横村镇两个中心镇;“九片”,即保安源片区、怡源谷片区、江南古村落片区、富春山居“黄金左岸”片区、富春江慢生活片区、黄金峡谷共富片区、范蠡休闲养生片区、西湖边的畲乡片区、仙境瑶琳大景区片区。 在具体实施层面,我县将统筹推进“强化县城关键支撑、做强中心镇桥梁纽带、打造重点村和组团片区、增强发展轴承载能力和辐射功能”四大重点任务,实施“4374”共18项重点行动。 在强县赋能方面,聚焦最美县城建设,实施产业平台“全速增长”、设施环境“全城宜居”、服务体系“全龄友好”、生态空间“全域美丽”等“四全”行动。深化“融杭接廊”发展,积极创建“一区四园”省级高新区,推动开发区与高新区“双轮驱动”。2025年,通过加快通达未来城开城,力争实现快递物流关联产业营收突破650亿元;力争实现视觉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产业规上产值累计突破390亿元。加快推进杭淳开高速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推动S310窄溪至麻蓬段改建工程、舞象山道路工程实现全线贯通,打造杭州西郊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在镇域崛起方面,推动中心镇实施特色产业“强链补链”、镇区能级“强能提标”、管理协同“强镇扩权”等“三强”行动。支持分水镇推动制笔产业链提质升级,打造“一体七园”产业体系;支持横村镇围绕“2+N”镇域产业发展格局,打造时尚针织产业链、食品制造产业链、宠物用品产业链、新型产业产业链4条十亿级产业链。一体推进“教共体、医共体、养共体”建设,增强中心镇服务能级,持续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探索强镇带弱镇、多镇(乡)联合等组团发展模式,高品质建设西部城镇圈(分水镇—瑶琳镇、合村乡、百江镇)、中部城镇圈(横村镇—莪山畲族乡、钟山乡)。 在村片共兴方面,围绕重点村和组团片区,深化党建领航“组织共建”、空间优化“规划共绘”、品牌赋能“产业共富”、利益联结“运营共赢”、建管结合“设施共通”、风貌提升“环境共美”、主客兼顾“服务共享”等“七共”行动。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原则,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进“一村(片)一策”规划提升方案编制,比如探索保安源片区打造霞客文化主题旅游度假区、探索富春江慢生活片区打造高端康养度假区等。大力发展“蜂茶果药”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桐庐旅游”“桐庐民宿”“桐庐味道”等品牌。 在轴域聚合方面,在整个发展轴域内,强化优势产业“主轴集群”、县域人口“梯次集中”、公共服务“一体集成”、资源要素“多维集聚”等“四集”行动。有序引导人口向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合理流动,每年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500人以上。每年培育农创客500人、现代“新农人”1000人以上。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力争全年回村大学生200人以上。深化拓展跨区域教共体办学,推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争创杭州市西部区(县)市首家三级甲等医院。 据悉,建设过程中,方案统筹规划发展轴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项目配置和空间布局,科学谋划实施了一批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效应的重大示范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提升发展轴的辐射力与影响力。 同时,我县将进一步深化完善城西科创大走廊桐庐合作区建设体制机制、营商环境、“国资国企”、乡村富美“四优”工程,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改革举措,通过不断强化组织、资金、用地、人才、政策等保障力度,加速发展轴提质推进。 “该发展轴的全面实施,不仅是空间的延展、产业的联动,更是资源的高效配置、服务的普惠共享和共富成果的生动体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融杭接廊·潇洒桐庐”发展轴贯通县城、中心镇与重点村,串联起了城乡发展脉络,将描绘出一幕共同富裕的新图景。 |
原标题: 我县铺设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
作者:记者 金黄璐敏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