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来了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3月17日 08:53:06 |
3月14日上午,伴随着春雨绵绵,桐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建指挥部在江南镇挂牌成立,为桐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写下春天的注脚。 创新浪潮翻涌之际,正是社会生产的齿轮加速转动之时。在桐庐高质量发展的前进道路上,谋划建设这样一座高新区具有怎样的意义?未来,这片承载着桐庐雄心壮志的“高新”热土,又将勾勒出一幅怎样的宏伟蓝图? 攀高向新,创建“高新”热土 高新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也是一座城市科技创新的重要“窗口”。 桐庐为什么要筹建高新区?一方面,桐庐先天条件优越。地处杭州西北部,杭温高铁的开通,将桐庐县到杭州西站的最快通行时间缩短到了18分钟,“融杭接廊”下的桐庐,正在逐步实现由郊县向主城靠拢的转变。 另一方面,桐庐后发优势突出。地处“三江两湖”黄金地段,桐庐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丰富优渥的生态资源校准了桐庐高新产业“追新逐绿”的发展坐标。高新区的创建,将推动桐庐在“融杭接廊”产业联动中的角色转变,加快实现从合作区向联动区的转换,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和创新协同。 筹建高新区是桐庐攀高向新的必经之路。近年来,立足自身产业基础,桐庐聚焦“141X”产业赛道,加快构建以视觉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产业等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批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聚沙成塔,已呈风起云涌之势。 杭州隆硕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科技企业,主研激光距离传感器,产品广泛应用于测量测绘、热成像辅助、自动驾驶以及无人机等低空经济领域。对于未来发展,公司总经理简张勇信心满满:“我们将注重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未来三年,努力保持每年30%以上的产值增长。” 企业家的信心,不仅源于企业自身的实力,也源于桐庐的创新土壤和政策支持。产业潮涌,激荡不止。康基医疗、迈瑞医疗等企业深耕医疗器械蓝海;智慧安防小镇、中国微创外科器械小镇、磁性材料产业园等蓄势崛起;华策影视、开元森泊等为代表的重大项目将迎八方来客…… 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筹建桐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桐庐经济开发区与高新区的“双轮驱动”,既能保留传统产业的优势,又能通过高新区吸引新兴产业和创新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增强区域经济的韧性和竞争力。 何以高,何以新? 桐庐的高新区何以为高、何以为新?“高新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但桐庐的“高与新”,却又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 高在规划设计。桐庐将目光投向全县,打破传统“区”的空间概念,将各乡镇(街道)的高新产业视为一个整体,从“企业进区”变为“区选企业”,并统筹好园区内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空间”,着力擘画一张好用管用的发展蓝图,实现企业“不挪窝、少挪窝”,产业联动发展。 高在建设标准。随着“融杭接廊”持续推进,桐庐的“主城意识”持续强化,在打造高新区的过程中,桐庐将坚持与杭州“同城同建”标准,并把独特的生态优势融入其中,聚力打造有山水韵味、有高新产业风尚的创智新城。 高在服务品质。在投资项目审批、商事登记等方面进一步提速增效,深化落实第一责任人增值服务,第一时间“一叫就到”,一条龙招引落地培育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探索直播销售、推进数字化改造……这些年,桐庐的制笔、针织、箱包等传统产业纷纷向“新”而行,而以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早已登上舞台,成为推动桐庐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桐庐正积极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桐庐新质生产力特别合作园建设,在努力引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的同时,加快打造“科创岛”,不断推动创新要素互通,助力产业集群发展。 高新区对于桐庐而言,是全新的平台,也代表着项目推进的全新速度。桐庐将始终坚持速度与品质并行,紧盯做地供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三个环节,聚力集成审批、全程代办等增值化改革,在实现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的基础上,不断刷新项目落地推进的“桐庐速度”。 高新区,何以长成?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建指挥部的揭牌,只是一个起点。当下,各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奋力拼抢,桐庐高新区的创建不能停留在一个口号、一个概念上,需要具象为因地制宜、切实有效的行动举措。 要敢于“争先”。在各地竞相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高新区的创建也异常激烈。回望来时路,经验告诉我们,当“先行者”才能谱写“新篇章”。“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在高新区的创建上,要树立“时不我待”的强烈紧迫感,更要有“抢抓机遇、加快起势”的使命感,要强化“争先”思维、树立拼抢意识、明细“争先”打法,拿出快人一步、先人一拍的精气神,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要践行“实干”。对桐庐而言,创建高新区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事业,要一步一个脚印、实干担当。面对高新区“一区四园”的联动发展格局,要坚持“创新为先、产业为重、项目为王、企业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干”字当头,紧扣桐庐“141X”产业体系,用好“融杭接廊”、国企合作等载体,释放多区叠加优势。通过强化要素保障、服务优先,打好场景招商、要素招商、基金招商等组合拳,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要汇聚“合力”。当前,桐庐高新区的蓝图已经明确,如何将蓝图变为实景,需要树立大局意识、汇聚各方力量,拿出久久为功的定力和协同作战的合力。在当天的揭牌仪式上,高新区筹建指挥部、江南镇、富春江镇等相关部门及乡镇立足自身实际,积极表态发言,拿出了各自的方案,这些掷地有声的承诺和言之有物的举措,如一束束火把,照亮了桐庐高新区的未来,也为桐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凝聚起强大合力。 春潮涌动,生机无限。让我们共同期待,这粒高新的种子,能在未来为我们带来更多关于春天的声音。 |
原标题: 高新区,来了 |
作者:记者 汪晓池 陈艺琨 王珊婷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