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经济开发区:深化“141X”产业体系 “掘金”新质生产力 |
http://www.tlnews.com.cn/2025年03月06日 08:43:02 |
2021年12月,桐庐经济开发区启动体制架构调整。3年多来,开发区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做大做强经济主平台,经济总量占全县比重从2021年的72.8%上升到2024年的87.3%,成为桐庐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坚实支撑。 招项目 推进产业强链补链 “去年,象山县实现22.4%的名义增长,关键在于大项目产能效益的加速释放,且发展后劲越来越强。”象山的经验告诉开发区,作为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招商攻坚刻不容缓。 围绕“141X”产业体系,依托“融杭接廊18分钟”“走进国企 请进桐庐”“快递企业大走访”等工作载体,开发区打好场景招商、链式招商、要素招商、基金招商等组合拳,全力招大引强,加速产业集群集聚,推动强链补链。 桐庐首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环球新材国际亚太总部及表面性能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落户,目前部分楼幢完成结顶;总投资超50亿元的中科盈德、三诺电子、动力电池等项目加快推进或加速投产;总投资超20亿元的新石器无人车等项目开工建设。 “我们把企业生命周期里最好的一段放在桐庐,把最核心的技术、最大规模的基地放在桐庐,加快接轨全球先进国家技术,有效提升地方工业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桐庐乃至浙江在全球新材料产业版图中占据更重要位置。”环球新材国际董事局主席苏尔田说。 过去三年,开发区年均招引亿元以上优质项目30个,新能源、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项目不断导入,为开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强主体 提升产业韧性和竞争力 棱镜全息利用纳米光学成像及微结构光场重构技术,在全息科技应用方面保持业界领先地位,今年订单规模预计比去年增长200%。环球新材国际斥资6.65亿欧元,成功并购德国默克集团的全球表面处理(表面解决方案)事业部,大大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 过去三年,开发区始终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8%、5.8%和4.6%,占全县比重由84.3%提升至87.3%,高新产业增加值占比突破89%;企业研发投入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高增长态势。数据证明,民营企业是桐庐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基石,制造业竞争力的成色也主要依靠他们的支撑。 立足产业实际,桐庐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体系,上线“企业梯度培育数字化”平台,细化“专精特新”“鲲鹏企业”等8个数字培育库。开发区依据规模、效益、质量、创新等指标,个性化描绘企业数字画像,实现数据驱动精准培育。 目前桐庐1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部位于开发区,艾罗能源、海康微影、康基医疗跻身年度浙江省高新技术创新能力500强企业。去年,累计10家次企业登上杭州百强企业、杭州市总部企业榜单,新增国高企业2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新增省级、市级未来工厂各1家,市“未来工厂”入库培育企业8家,市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攻关项目入库培育4家。 快“做地” 腾出高质量发展空间 项目来了,土地在哪里? 破除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慢、落地难的问题,也是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县的关键。不少项目对市场行情的变化非常敏感,若项目落地开工速度输给了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对项目方和项目承接地发展都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开发区围绕“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目标,深入实践“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在土地出让前,提前做好用地储备,实现带图(地)招商、精准供地,使项目一到即可挂牌,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有效提升产业项目落地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2年开工建设的动力电池重大产业项目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的24小时内,便完成了施工图审和“五证齐发”,成为桐庐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 无独有偶。环球新材国际亚太总部及表面性能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仅用33天就完成项目用地的标准化交付,从拿地到正式开工仅用22天;中科盈德、安高特电固态电池等重大制造业项目于去年10月底签约,当年12月底便完成土地摘牌,充分展现了“桐庐速度”,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 |
原标题: 桐庐经济开发区:深化“141X”产业体系 “掘金”新质生产力 |
作者:记者 金黄璐敏 姚思雯 网络编辑:叶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