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近”享健身乐趣 桐庐花式解锁家门口的“运动自由” |
http://www.tlnews.com.cn/2024年12月09日 08:40:13 |
社区里就有健身房,家门口就能打篮球,沿着健身绿道便能将富春江美景尽收眼底……近年来,我县体育设施建设持续“加码”,不断完善惠民体验,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畅享“运动自由”。 “天气渐冷,我每天都会下楼健身,和大家一起出出汗,精神头好多了。”江南镇秦渡社区健身广场上,居民刘阿姨笑着说,她还和小区居民成立了自己的广场舞、锣鼓队伍,退休后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秦渡社区通过改造提升邻里公园,打造15分钟健身圈,形成了涵盖1.5km健康步道、儿童天地为一体的休闲、健身和社交活动场所,同时还增设了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 百姓健身房内,运动氛围同样浓厚。跑步机、举肩机、平推机、哑铃、龙门架等大型健身器材齐全,不仅能让居民在家门口轻松实现“健身自由”,还满足了大家多样化、高品质的体育健身需求。 秦渡社区的运动场,是我县大力推进嵌入式体育场地建设的成果之一,如今已成为附近居民争相“打卡”的运动健身新地标。此外,我县还充分利用建筑屋顶、桥下空间等“金角银边”区域建设运动场地,见缝插针地“嵌入”群众生活圈,悄无声息地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在凤川街道柴埠村,富春江三桥下面就“藏着”一处特殊的运动空间,不仅拥有集篮球场、羽毛球场、老年门球场等一体的综合运动空间,还设置了各类健身休闲器材,实现了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服务。家住附近的皇甫大伯几乎天天约着朋友来打门球,“就在家门口,太方便了。”他说,这里设施好、环境美,还能在运动中增进邻里感情,让社区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柴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江权兴介绍,桥下运动空间总面积超10000平方米,这个免费的全开放式运动空间俨然是周边居民的“私人健身房”。“桥下运动公园的建成和使用,不仅提升了这一块空间的颜值,更为居民提供了休闲运动的好去处。”江权兴说。 推动全民健身,建设体育设施、场所是关键。县城尹家路的太空计划运动公园成为年轻人“约球”的标志性场所;在横村镇上唐村,曾经闲置的池塘经过改造,摇身一变成为占地1600平方米的体育健身公园;旧县街道鸿儒村变“荒地”为人心向往的室内体育场馆,可容纳300人开展多元化文化健身活动…… 近年来,我县扩大增量,注重人性化、便民化,让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多点开花”。截至目前,已建成省级小康体育提升工程(小康体育村)79个,百姓健身房19个,省级中心村体育休闲公园2个,省级全民健身中心2个,省级全民健身广场3个,省级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个,足球场52片,拆装式游泳池4个,市级健身广场、健身中心、健身公园28个,金角银边工程35个。 从城市体育公园到乡村文体广场,从大型体育场馆到小区里的健身小径,如今,桐庐城乡“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接下来,我县还将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高场地利用率,不断提档升级,让市民的幸福感悄然提升。 |
原标题: 全民“近”享健身乐趣 桐庐花式解锁家门口的“运动自由” |
作者:记者 王珊婷 网络编辑:叶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