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绘“新颜” 人居环境亮“底色” |
http://www.tlnews.com.cn/2024年08月07日 08:59:16 |
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发展与美丽两大主题,以城乡风貌整治行动为抓手,着力打造有品质、有气质的城乡建设共富样本。从人居环境改善到城市有机更新,再到公共服务优化,城乡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拓展。 公园绿地 “颜值+内涵”双提升 “我平时喜欢饭后来这边遛弯,和过去相比,感觉现在的中心广场绿意更浓,景更美,人气也更旺了。”这几天,凉亭小憩、遛弯散步成了附近居民王大爷每天的“固定行程”。 得益于城市公园绿地的提升改造,在县城中心广场、滨江公园等地,过去一些老化破损的健身器材已不见踪影,常年风吹日晒的凉亭栈道也焕然一新,还有新增的书报亭和手语电影广场……这个夏天的县城仿佛更见精致,也更动人心。 在富春未来城,全长8公里的漫步绿道将城市景观湖、山体篮球场、儿童游乐场、运动草坪等一系列休闲娱乐设施完美串联,打造全天候户外休闲娱乐场景。“推门见绿、抬头赏景”的独特设计,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体验,成为休闲散步、游玩纳凉的新去处。 公园是一座城市的“颜值担当”,更是一座城市的特色名片。今年以来,我县结合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省级试点建设,充分挖掘城市空间,在进一步完善公园绿地便民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同时,从细微处着手,持续推进绿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公园品质和精致度,着力呈现颜值更美、功能更优的城市山水风貌大空间,点亮市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和美乡村 彰显生态宜居幸福底色 宽敞明亮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传承千年的中草药文化……走进凤川街道西庄村,目之所及风景美如画,行之所至步步入景,一幅生态宜居画卷正徐徐展开。 自2022年被列入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名单以来,西庄村坚持党建统领,探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路径,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农居房拆旧、环境绿化美化等一系列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加快乡村建设步伐。 从曾经的其貌不扬到如今的“颜值”刷新,从干净整洁有序到宜居宜业大提升,西庄村的华丽转身,正是我县积极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县聚焦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优势产业集聚度、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乡村社会善治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着力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如今,一个个环境美、产业兴、乡风好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在桐庐“多点开花”。截至目前,我县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5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34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4个。莪山畲族乡莪山民族村、百江镇后河村成功入选2024年全省首批“彰显浙派民居特色的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名单。 共富风貌驿 打造乡村共富“新引擎” “小空间”裹着“大民生”,共富风貌驿站就是这样一个存在。作为深化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的重要载体,共富风貌驿在满足本地百姓需求、为大众生活提供便利的基础上,梳理出了相对低效或闲置的小微空间,将其盘活打造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活动丰富的场所。 比如,位于莪山畲族乡集镇东侧文体中心综合体内的畲乡驿,既有畲乡风情主题展示、图书馆等休闲娱乐空间,又兼具共富超市、农产品销售等多种功能,让健康绿色的农产品上平台、拓销路,让实用实惠的产品下乡村、扩市场,成为城乡联动的创富窗口。 近年来,我县以山水为底、文化为核,结合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将标志性节点和特色区域串珠成链,在倾力打造各风貌样板区的基础上,持续谋划打造多样化平台,努力将城乡风貌建设成果转化落地为群众可知、可感、可体验的惠民成果,让公共服务能级不断提升、城乡风貌持续焕新。今年初,我县“共富风貌驿·江南驿·畲乡驿”和“共富风貌驿·江南驿·生仙里驿”两家驿站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共富风貌驿,其中畲乡驿还上榜全省共富风貌驿典型案例。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立足‘共富’,结合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要求,积极推进共富风貌驿建设,为百姓富足、城乡和美再添‘点睛之笔’。”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美丽风貌,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桐庐正在发展与美丽的共富路上不断前行。 |
原标题: 城乡建设绘“新颜” 人居环境亮“底色” |
作者:记者 程佳园 网络编辑:郑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