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血脉”觉醒,桐君老人能抓住这届年轻人的心吗? |
http://www.tlnews.com.cn/2024年07月04日 08:58:31 |
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药房?甘草、乌梅、山楂、陈皮,中医版酸梅汤从一众奶茶、汽水等饮料中突围而出,一跃成为年轻人手中的新晋“顶流饮品”。 从保温杯里泡枸杞,到夜间门诊推拿开“趴体”,再到如今新中药茶饮的爆火,越来越“潮”的中医养生正走出药房,在很多人不曾料想的赛道上俘获了年轻人的心。 在这波养生热度窗口期里,拥有桐君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桐庐,接下来如何脉承桐君,接气传道? 年轻人为何“欲罢不能” 如今,打开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在众多的流行热词中,“养生”必有一席之地。 小红书上,“中医养生”话题下已有50多万篇笔记,年轻博主们晒出气血充盈的素颜照,分享着中医养生经验;“酸枣茯苓百合茶治失眠有用吗”“气血不足有哪些食补的方法”……“我们就是爱养生”豆瓣小组里,组员们热烈讨论着中医药方和各种养生习惯。此前,潇洒桐庐APP还上线了八段锦直播课,在年轻人中掀起跟练热潮…… 这些现象让人不禁想问,过去受中老年人喜爱的养生形式,为何成了年轻人的“新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亚健康的危机感唤醒了年轻人的养生血脉。 由于学习工作压力较大,饮食不规律、睡眠不充足等各类原因,很多年轻人深受肥胖、脱发等健康问题的困扰,在他们眼里,中医养生成了一种调理身体的“捷径”。 “我平时工作挺忙的,没时间运动,经常有‘不舒服’的感觉,却又说不出哪里不舒服,听说中医擅长‘治未病’,所以我就关注起了中医养生。”90后的徐嘉莹每天喝养生茶饮、泡脚,坚持了一年多后,她感觉自己的身体、精神重焕光彩。 98年出生的李万怡是一名新晋推拿爱好者,工作中的久坐常使她腰酸背痛,自从在同事推荐下做了一次推拿,她便加入了“趴体”大军。“推拿是一种医疗行为,比去按摩店更让人放心,而且确实有效果。”李万怡表示,经过多次推拿治疗,她腰酸背痛、入睡困难的症状得到了极大缓解。 当“亚健康”撞上中医药,性价比也是这类养生产品“圈粉”年轻人的关键。譬如时下大热的中药代茶饮大多价格不高,相比奶茶或者咖啡,每天只要花几块钱就能享受一整天的“养生”。 “这款中药帖里有乌梅、甘草、山楂、荷叶、丹参等,煮起来能闻到满屋清香,入口略带酸甜。”喝完在县中医院购入的乌梅饮,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张晨果断戒掉了奶茶,“这样一帖中药帖只需要2至3元,还可以根据身体情况‘私人定制’,实在是太划算了!” 中医药靠什么搭准了年轻人的脉 在年轻人掀起“中医养生热”的背后,中医药行业也正通过生活化、个性化、趣味化的表现手段,让更多年轻人领略中医药文化魅力,开辟出一条多元的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路径。 “零食化”、休闲化中医药产品抓住了年轻“胃”,吸引年轻人为中医药买单。今年2月,桐君谷非遗文化馆落户江南镇深澳村,养生奶茶、菌菇咖啡、红曲馄饨……馆内几款“网红产品”成了年轻人的必点单品。“罐罐烤奶中添加了桐君谷自研的中药饮片红曲,其中还有大枣、重瓣玫瑰花和桂花,香气宜人。”负责人陆龙辉介绍道。 当前,这类兼具健康与休闲特点的中医药产品正呈现出高增长态势,迅速撬动市场,将中医药产品融入了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除了产品,在年轻一代个性化消费观的引领下,越来越多打着“跨界”牌的特色化服务正逐步打开市场。例如大奇山脚下的当归民宿,以“中医药+民宿”模式运营,备受年轻人青睐。当归民宿的主人精研美食与中医,春季养肝的薄荷鱼汤、夏季养心的香蒸蛋、秋季养肺的百合胡萝卜西芹、冬季养肾的当归神仙鸡……四季不断的养生药膳让民宿人气日渐上涨。 98年出生的新农人陆炜浩,也正将他的中药材基地推向一条“药旅”融合之路。此前,依托中药材基地的建设基础,他投资5000余万元打造集旅游、休闲、养生为一体的云上云中医药生态旅游基地,致力于建成年轻人喜爱的中医药生态园。 当然,中医药文化能绵延至今,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究其根本,还是离不开内里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内核。如何将中医药的非遗魅力进行充分展示,拉近与现代年轻人的距离,展馆就成了很好的载体和窗口。 一座文化博物馆,一部桐君中药史。在桐君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展厅内,展示了制药各过程的各种器具、旧时医书,以及各种可入药动植物的标本,前厅还被改作古法中药炮制传承基地,可带领游客一起体验古法制作的技巧与奥妙。 无独有偶,桐君谷非遗文化馆也设立了非遗文化藏品展示区、中药古法炮制互动区、养生产品展示区等,共同构成综合性体验项目基地,给游客带来了兼具文化、趣味的别样体验。 乘势而上走出新路 当前,年轻人中刮起中医养生新风,而如何乘势而上激发产业新动能?是桐庐需要答好的“思考题”。 立足文化优势,深耕品牌建设,是桐庐中医药产业发展亟须疏通的“经络”。知名品牌具有更高美誉度,在产品严重趋同的今天,消费者对于知名品牌的信任感和“滤镜”仍然存在。 黄帝时期,桐君老人在富春江畔结庐炼药,留下悬壶济世之美谈,至今,桐庐关于中医药的故事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品牌需要塑造和经营。厚植文化底蕴,讲好“药祖圣地”故事,以不同形式的仪式感强化文化认知,深化品牌与文创产业融合,带动桐庐中医药品牌形成内在支撑力和知名度,是桐庐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品牌“走出去”的底气源自文化自信的树立,而打破同质化“魔咒”的秘钥是“沉下来”钻研创新的决心。目前,桐庐中医药产品功能、功效重叠情况普遍,同质化现象显著,导致产品附加值低,不足以取得竞争优势。 如何走一条独具桐庐特色的中医药产业创新之路?“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原始创新优势,精研工艺,建立起技术壁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君传统中药文化的代表性传承人申屠银洪表示。 目前,桐君谷已在传统中药发酵工艺基础上,建立起了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发酵系统。依托技术创新,桐君谷计划在基地种植、标准化建设、中医药新业态等方面树立行业标杆,持续为桐庐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打造贴近生活的中医药产品,让养生成为一种习惯,趁热打铁抓住年轻“胃”,也是打开中医药消费市场的关键。中医药美容、美食养生、中医研学……各类中医药衍生产品的“出圈”,表明年轻人的中医养生正向着生活化、日常化发展。将传统中医养生与现代营养学相结合,打造面向年轻人生活需要的新国风药食同源养生茶饮、食品,亦是一个顺应趋势的发展方向。 年轻人与中医药相遇,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当下,中医药振兴发展大有可为。而持续探寻时代价值、传承文化精华、坚持守正创新,正是桐庐中医药产业薪火相传的一帖“秘方”。 |
原标题: “养生血脉”觉醒,桐君老人能抓住这届年轻人的心吗? |
作者:记者 王珊婷 郑靖雯 网络编辑:郑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