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战中实现突破 |
http://www.tlnews.com.cn/2023年10月12日 07:16:45 |
在挑战中实现突破 ——亚运马术项目医疗服务组赛事保障侧记 亚运马术赛事已经收官,医疗服务组的工作还没有结束。眼下,组里的工作人员正忙着清点场馆内医疗点的药品、耗材、设施设备,并做好资产移交等。这些繁琐细致的工作还要持续一周,医疗服务组主任何金巧还要撰写赛后工作总结。 这份沉甸甸的总结,凝聚着组里75人的智慧、力量和艰辛。这支团队从2022年初集结,抽调了市一医院、县级医疗机构急诊、ICU、骨科等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 医疗服务组的保障对象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大家庭贵宾、马主、媒体记者、合同商、观众、志愿者、工作人员等八大类客户群。 医疗保障是赛事顺利进行的安全底线,而大型赛会的医疗保障往往代表着主办城市乃至国家的医疗水平。“大家练技能、提能力、强体魄、保安全,所有的努力与准备,都为确保每一个应急处置动作符合国际规范,每一次应急响应速度符合国际要求,真正做到‘生命至上’。”何金巧说。 去年3月起,团队赴杭州市急救中心学习心肺复苏AED技术、气道管理、团队创伤生命支持技术等17项急救技能,在赛前开展了连续一个多月的业务技能拉练,组织医疗专业术语英语口语培训。同时横向联合竞赛综合事务、马匹事务、新闻宣传、信息技术、观众服务等场馆内团队模拟“赛时一天”进行综合联调演练;纵向联合浙二医院、邵逸夫医院以及县内定点医院、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上海新空航空公司等团队进行“陆地、航空”全要素联合演练,累计培训、演练以及桌面推演超80次。 赛时,何金巧的腰间别了4只对讲机:与亚组委、省级医院、军民航线的通道开通线路,与场馆内11个医疗服务点、县内定点医院的调度线路,与场馆指挥层、各个业务领域组的协同线路,与赛时监管员、竞赛外籍技术官员、裁判等的医疗保障协同线路。这可谓“上接天线,下接地线”,布下了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网。 接二连三的调度指令从这里收发,与赛场驰骋的运动员相比,这何尝不是一支争分夺秒的运动队。 期间,无论是运动员中暑还是技术官员腰部扭伤、赛事监管员高血压导致头疼头晕等,医疗服务组联动定点医院、各业务领域,响应迅速、高效协调,高质量完成医疗救治,累计服务客户群118人次。 “最让我感动的是,送医过程中一直有一名戴眼镜的医生尝试用英语与我沟通,询问我的情况,让我很有安全感。”接受救治的一位外籍运动员说,整个救治过程温暖、有人情味,场馆医疗团队一流的专业能力让人非常安心。 参与过多场国际赛事的国际马术联合会技术代表ANDEW DOUGLAS SCOTT GRIFFITHS同样对场馆的医疗服务团队竖起大拇指,“一年前测试赛时,我来到桐庐马术中心对他们进行检测,他们不仅通过了杭州亚运会对于赛事医疗服务方面的要求,更对标世界一流的赛事医疗服务团队,称得上是世界一流!”他还说,如果发生突发状况,他希望是这样的医疗服务团队为他医治。 这也是一支从黎明跑到深夜的运动队。 8月19日,第一批国家队参赛马匹入住隔离场,医疗服务组开始进入常态化保障阶段。组里队员跟随场馆启动赛时一天运行,每天早晨6点到岗,驻点在FOP区、热身场、室内外训练场、直升机场、马僮村、观众医疗点、救护车上等点位,随时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直至入夜后才离开。 一个半月来,他们看过场馆的朝霞,感受过黑夜的寂静,支撑他们的,是为能服务亚运、奉献亚运的荣耀,是为桐庐、为国家争光的信念。正如何金巧所说,客户群称赞我们为“国际一流标准的医疗团队”时,那种自豪与骄傲,甚至不亚于运动员夺得金牌时的心情。 “那些一起加过的班、熬过的夜,起过的早、看过的日出和晚霞,都将成为闪闪发光的回忆。”医疗服务组公卫工作人员周冉在朋友圈表达感受。 经历大型赛会磨练的过程,既是挑战,更是突破。这一场“战役”,大家感受到国际标准的严格、指令接发的畅通、队伍磨合的高效。不日,他们将回到各自岗位,继续带着对医疗的严谨、对生命的敬畏,为全县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 金黄璐敏) |
原标题: 在挑战中实现突破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