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祥 桃李不言祥风郁 |
http://www.tlnews.com.cn/2023年03月28日 08:36:17 |
人物名片 李言祥,桐庐凤川街道人,1962年7月出生,工学博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多次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多孔材料分会主席,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特种铸造与非铁合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铸钢及其熔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复合材料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特种铸造与有色合金》杂志编委会副主任,2018年担任世界铸造组织铁基金属技术委员会主席。 桃李长于小山村 旺家弄,听着像是城市某个街巷所在,其实是一方僻壤,百余户人家,位于凤川公社(现在的行政区划为凤川街道)一隅。1962年7月,李言祥在这小山村里呱呱坠地。 在那个年代,普通农民的家庭生活负担都比较重,李言祥家也不例外。然而,李言祥的母亲非常有远见,她相信读书能够走出山村,改变命运。 生在李家的孩子是幸运的,李言祥的姐姐到了上学年龄就进了村里的学堂。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连只像样的书包也没有,但李言祥每天看到姐姐夹着新书高高兴兴上学去时,特别羡慕。姐姐上三年级的时候,母亲给她缝制了一只新书包,还没等完工检查,他就抱着这只书包飞快地冲向学堂去交给姐姐,到达学校后早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虽然那时候的他才四岁,但已经在心里无数次梦想着能背上书包上学了。 六岁那年,李言祥终于“圆梦”了。但由于家境比较困难,写字笔和笔记本对于他来说都是“奢侈品”。 “那时候,过年队里会给家里分2块钱,那是全家一年的现金收入,哪里还有闲钱买学习用品。”懂事的李言祥知道家里的难处,在上学第一天,他带着130多个烟盒去报到,这些烟盒是他在上学前积攒起来的。看到有人抽完烟扔掉烟盒,他就捡起来小心地拆开、抹平,好好地收集起来,而这些便是他上学用来写字、练字的笔记本了。 “每天早上四五点,天还没亮呢,就要出去挣工分。”在李言祥的印象中,小时候读书是副业,在生产队放牛、插秧、割稻、挑担才是主业。 尽管每天都要忙着挣工分,但李言祥对学习的热爱却有增无减。“小时候虽然很穷,但幸福指数很高。”李言祥乐呵呵地说,上学的时候特别想要一支钢笔,暑假里他便到小沟里摸泥鳅、抓鱼,把每次的“收获”拿到路上卖给别人。一个暑假下来,他便晒成了“小黑人”,却赚到了颇为珍贵的一块钱,并用这些钱购买了价值6角6分的一支钢笔。 当时生活的担子很重,但李言祥又是幸运的。“学习的道路之所以能走得那么远,这和我的母亲是密不可分的。”谈起自己的母亲,李言祥难掩激动,他至今还记得母亲对他说的那句话:“家里虽然困难,但你无论去哪里上学,家里都会供你。”“好的,哪里有书读,我就要读到哪里。”李言祥承诺。在这句承诺的鞭策下,李言祥不惧物质生活的艰苦,勤奋刻苦地坚持学业。 正是因为有了亲人的支持和鼓励,李言祥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前列。“我正好赶上了读书最好的时期,也为以后走上科研的道路奠定了基础。”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1978年,李言祥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与工艺系。 桃李树下自成蹊 在小山村长大的李言祥,高考前根本没有出过远门,连桐庐县城也只去过两三次,更不要说哈尔滨了。孩子独自远赴他乡求学,李言祥的母亲不禁感到有些担忧。 然而,母亲的担忧是多虑的。进入大学生活后,李言祥在学习上“如鱼得水”。第一年,各门课他就都取得了好成绩。到四年级考研究生时,他五门课的总成绩超过了班级第二名50多分。 对于专业的选择,李言祥坦言,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是在朦胧中觉得会设计画图很厉害。 “工程师会设计画图,我就觉得画设计图是件很酷的事。”李言祥说,在第一学期的画法几何课程中,最难的便是考验空间想象力,为了学好这门课程,他花费了不少精力。在兴趣的助推下,没过多久李言祥就成了班里画图设计的佼佼者,更是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满分。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尽管很想念家人,但由于条件不允许,李言祥只能在学校度过寒暑假,甚至一个人在学校过年。“就算学生半价火车票也要20多元,太贵了。”李言祥回忆,大学期间他只回家过两回,一次是过年姐姐出嫁,还有一次则是哥哥结婚。 每年的寒暑假期间,懂事的李言祥会选择留校打工,给家里分担压力。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他在栏杆旁忙着刷漆的身影。当问及那时是否辛苦时,李言祥却笑笑说:“小时候插秧、割稻、挑沙更加累,相比而言大学里的打工轻松多了。” 岁月就这样一分一秒地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溜走,李言祥非常珍惜上学的机会。本科、研究生、博士生,一路的学业看似非常顺利,不知花费了他多少心血和精力,李言祥却享受其中,乐此不疲。 在硕士快毕业的时候,他自主完成了硕士论文写作,并主动联系了清华大学的老师,顺利进入最高学府成为一名博士生。“我终于完成了对母亲的承诺。”李言祥如是说。 那时,清华历年招收的博士生总共还不到200名,李言祥就是其中一名。1989年6月,李言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毕业。 当年8月,他留校当助教,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一起搞科研。从学生到老师,角色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只有27岁,与学生年纪相仿,李言祥并没有把自己当老师,而是与学生打成一片,一起学习、成长。 原本,李言祥可以留在国外工作。1990年10月,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英国、法国、意大利进行合作研究,边工作边了解国外发达国家的科研工作状态。 就当时而言,国内、国外工作性质一样,都是做科研,但是国外发展环境更好,很多出国的科研人员都留在了国外。“我也考虑过留在国外发展,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国,原因很简单:祖国需要发展,亟需科研人才。”李言祥的话语流露出的是一种爱国情怀,但他一直谦虚地说自己“没有那么伟大”。 1992年1月,李言祥回到了清华大学任机械工程系讲师。如今三十年过去了,从讲师到副教授、再到教授、长聘教授,李言祥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学习提升,学术科研硕果累累,注重实践的他,更是把大部分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了实际成果。 桃李满园吐芬芳 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李言祥坚持学习与求索并行,一步一个脚印,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道路上,他取得了一连串可喜成果。李言祥十分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坚持推进理论研究的实际应用,并为之进行了诸多创新性探索。 李言祥介绍,他的科研工作主要分为四个研究方向。 一是定向凝固多孔金属研究。李言祥表示,他们在国内率先起步了该方向的研究,得到了国外同行的广泛认可,目前已具有国际一流的学术地位,并在国内引领了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展开研究。 二是泡沫铝及其工业化应用研究。如今该泡沫铝产品已经在声屏障、轮船发动机舱隔音、高速轨道交通客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李言祥于2004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年会发起设立了多孔材料分会,并先后在2004、2006、2008、2010年度连续担任分会主席。泡沫铝及其应用于2010年被列为清华大学重点推广科研成果,基于该科研成果的生产技术已转移到多家企业进行泡沫铝的生产。2015年1月,中国新材料在线专门对李言祥进行了报道,称他是我国泡沫铝产业化方面的主要推手。 三是耐磨合金材料研究。李言祥课题组开发的高硅铸钢于200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3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第八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相关研究成果在2002年获得教育部提名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作为一种新型耐磨材料,它的制造方法迄今已经授权给15家企业进行生产,部分应用该技术的企业产值、利润均增长了上百倍,被评为国家和地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该项目获得清华大学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效益显著奖一等奖。此外,他们还研究开发了一种以硼为主要合金元素,以硼化物为耐磨相的新型抗磨材料——高硼白口铸铁。 四是液态金属状态热分析评估技术应用。李言祥提出的“非平衡合金熔体状态测评及应用”技术,很好地实现了铸铁的孕育和球化效果、铝合金的细化和变质效果等熔体状态测评。2010年9月,《科学中国人》杂志以“号脉铁水”为题对李言祥的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我国最大的球墨铸铁生产厂和最大的蠕墨铸铁生产厂、用高炉铁水短流程直接生产铸铁(工信部重点推广)的厂家,均得益于此项技术的应用。 2006年10月,清华大学举行了第8届国际铸铁科学与加工会议,李言祥作为大会秘书长主编《Science and Processing of Cast Iron Ⅷ-Proc.of SPCI8》论文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在清华大学本科教学试验中,铝硅合金熔体变质与细化处理效果评测应用还于2006年获得清华大学实验技术成果奖。李言祥不仅及时把科研成果传播给世界,还应用到了教学和人才培养中。 2018年11月15至17日,国际铸铁铸钢技术论坛及2018中国铸造活动周在苏州举办,李言祥作了题为“基于有效介质理论的球铁与灰铁导热性能建模”的特邀主旨报告。同期,世界铸造组织铁基金属技术委员会举行换届,李言祥出任新一届主席。 三十载的教师生涯,李言祥真正做到了教学与科研并重。他先后承担了《Basic Metallurgy》《金属凝固》《材料加工原理》《复合材料》《现代材料加工》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讲课任务。他于2005年主编出版的《材料加工原理》,在2006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同时,他组织的《材料加工》课程体系建设,2006年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清华大学《材料加工》课程还被评为国家精品课。他在课堂上注重于理论联系实际,会及时将科研体会、国际学术界的研究动态等传达给学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作为研究生导师,李言祥指导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已有三十多人毕业。此外,他还着力于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其负责的“材料加工团队”,为青年学者搭建起了一个优秀的平台,给予年轻人充分发展的空间。每当取得成绩,李言祥也总是归功于团队和研究生们,一批优秀人才在他的支持和鼓励下得以崭露头角。 桃李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李言祥十分关注故乡,也希望推动家乡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他的诸多科研成果中,有不少在桐庐落地开花,多孔金属泡沫铝正是其中之一。 作为最有潜力的十大新材料之一的多孔金属泡沫铝,由于内部存在大量孔隙,具有质轻及比强度高等优点,同时具有很强的能量吸收性、抗冲击性、高比强度、电磁屏蔽、吸声性能、高阻尼性、低热导率、低电导率等特殊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军事、汽车、绿色建筑化工和电讯等领域。 从2007年开始,李言祥致力于熔体法发泡制备泡沫铝产业化,目前已成功在杭州龙邦合金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出高品质的泡沫复合板,产品已成功运用于国内大中型重点工程项目。 “泡沫铝第一家用在企业的,就是杭州龙邦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工厂位于横村镇。”他接着介绍道,国内泡沫铝作为隔音或者吸音材料使用,目前大量应用交通领域,如道路两边的隔音板。高铁的大力发展,已大幅提升泡沫铝的应用。 把更多技术转让给桐庐企业,是李言祥的心愿。在得知桐庐有新材料产业园后,他计划从自己任教的材料学院组织一支研究队伍来桐,寻找发展机会,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用自己的技术,为家乡注入新鲜血液。 桐庐连续举办的科技人才周为人才与企业搭建了广阔平台。虽然有很多工作在身,但李言祥总是及时赶到,从不缺席,为的是了解家乡发展,与桐庐企业开展更多的合作。 李言祥常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科学研究是无限的。因此,他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盼望着能够再多学一点、多研究一点,尽己所能为国家工业技术的发展多贡献一份力量,并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青年接班人。 通讯员 王樟松/文 记者 周小铃 整理 来源《桐庐乡贤》 |
原标题: 李言祥 桃李不言祥风郁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