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山水送给你 中国桐庐欢迎你 |
http://www.tlnews.com.cn/2023年03月27日 08:34:04 |
2023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 我把山水送给你 中国桐庐欢迎你 3月25日上午,2023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在桐君街道梅蓉村启幕。在“富春金黄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走进梅蓉,感受现代艺术元素与传统乡村生活的浸润相融…… 艺术乡村绽放“共富之花” 延续首届艺术季的浓厚艺术氛围,2023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活动打造了沉浸式演绎、国际音乐节、古宅戏剧场等多种艺术形式,从单一艺术迈向多元艺术,从视觉艺术向精神艺术进阶。 为何艺术季落地在梅蓉? 梅蓉村过去是富春江边的一片滩涂。20世纪五六十年代,梅蓉人引江水、建水渠、造良田,将荒芜滩涂打造成了富春江畔的新绿洲。自此“敢叫荒滩变绿洲”的梅蓉精神让这个小乡村名扬海内外。 当农旅融合、艺术振兴乡村的概念兴起,梅蓉凭借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率先走上了艺术乡村建设的路子。首届山水艺术季落户梅蓉,为小山村植入了艺术的种子,20件公共艺术品,以具象化的方式阐述着梅蓉精神的核心价值,又为梅蓉增添了艺术之美。 在梅蓉,遇见桐庐的自然与艺术乡村;在梅蓉,拥抱桐庐的历史与人文精神。艺术季又为梅蓉带来了什么? “因为艺术季,无论是游客、产业、环境,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梅蓉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方云说。 坐落在千亩稻田中稻田奶茶,造型独特的袈蓝咖啡早已和艺术品一样,融于梅蓉的自然风光,成为另一道风景。秋天的稻谷,春日的油菜花,四季更迭的美景成为店铺的绝佳背景。“以袈蓝咖啡为例,艺术季的这几天,每天至少卖出咖啡300杯以上。”吴方云表示,这些都是艺术季带来的附加值。 近年来,梅蓉村通过开展山水艺术季打造,发挥文化在乡村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乡村艺术走廊建设,以文化艺术带动乡村地域振兴。如今,梅蓉村小乡村一跃成为富有艺术气息的“乡村旅游景点”,为进一步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创造了平台和机遇。 嗅到商机的村民早已行动起来。稻田奶茶店经营权招租公告发布的第一天,就有近十位村民咨询。村民虞晓伟则在去年筹办了洲上农家乐,在艺术季期间,大厅、包间全部预订一空。 正如县文广旅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方姬宇所说,打造艺术乡村的最终目的,是聚焦社会资本、专业人才的目光,来振兴乡村。 充满艺术范的梅蓉,已经开始吸引资本、人才的眼光。李东宇,就是被梅蓉村吸引而来的投资人。去年3月他来到梅蓉村,创办了吉木丘林手作农场。自2022年10月农场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他还积极助力村民增收,帮助销售杨梅、草莓等农产品,并带领村里的家庭妇女编制手工文创产品增加收入。 富春山水焕发文旅产业新活力 “这几天每天都爆满!”梅蓉村洲上饭店经营者虞晓伟语气兴奋,24日起,来梅蓉村赏花看展的游客增多,洲上饭店的生意也随之火爆,虞晓伟告诉记者,这几日算是今年以来生意最好的,尤其是中午时段,预计这样的高客座率会持续一段时间。“很感谢山水艺术季,给我们带来了客流量,也让我们对未来饭店的经营充满信心。”他表示。 生意同样不错的还有九里洲农庄,经营者寇贤福表示,每天中午基本上能有十七八桌,晚餐时段也是爆满状态。“山水艺术季的带动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也很希望以后能多一些这样的活动,提升我们梅蓉的知名度和日常客流,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稻上·夕水民宿靠近水杉大道直行江边,推窗能见江景,开门能赏花海,成为不少游客的住宿选择。“周末都满房,民宿房间已经预定到五一以后了。”民宿主高煜明表示,“客人大都来自上海,冲着梅蓉村的油菜花来的。”谈及山水艺术季,高煜明说:“山水艺术季迎来客流高峰,对我们民宿生意还是帮助蛮大的,这几天游客多,来咨询、预定的游客也多了不少。”梅蓉江馨雅苑民宿持续满房已有四五天了,民宿主陈增亮表示,虽然这几天和妻子一直忙碌,但是心里是真开心。 演绎沉浸式“花田喜事” 以山水田园为舞台、以艺术创作为媒介,万亩油菜花田中,自然与行为艺术完美融合,沉浸式演绎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小号旋律《我和我的祖国》响起,“在富春金黄的日子里”沉浸式演绎随即开启。梅蓉村的油菜花田中,“春”字绽放,“春之景”随着音乐的引动,幻化成一曲田间交响。 舞蹈演员牵着老黄牛穿行油菜花田中,水车缓缓转动,引动花田喷泉,灌溉大地。蓝色长绸起伏涌动,唤醒油菜花田中的“之”字。“春之伞”在花田间若隐若现,犹如绿芽破土……油菜花姑娘们与春共舞,踏春而歌。 随着《化蝶》旋律的响起,越剧演员们的演唱,词曲悠悠。瞬间,蝴蝶在金黄的油菜花中嬉戏追逐,翩跹起舞。 歌停舞罢,油菜花田婚礼上演。悠悠的红花轿在花田间荡漾,浓浓的喜意在天地间挥洒。一路蜿蜒的“十里红妆”浩浩荡荡,“囍”字剪纸擎着爱的诺言,新人共持红绣,步入“结庐”之梯。“表演太精彩了,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棒的节目,特别过瘾!”梅蓉村村民张美丽说。 稻田里掀起的一页白纸上,演员们用舞姿表现“挥毫落纸”,演绎黄公望创作的《写山水诀》,“勾勒”出一幅活态的山水长卷。市民邹先生和家人特地赶来参加山水艺术季活动,看了沉浸式演绎后表示:“感受到了艺术与自然的结合,融入了很多传统元素,再现了农耕文明与传统民俗,整个表演很震撼。” “所有演员拿出了全部的精气神和热情,把艺术奉献在这片油菜花田当中。我认为在富春江畔,我们一起创作出了全新的大地艺术。”总导演秦一文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全新的创作形态和艺术形态,整体的呈现非常满意,也非常欣喜。” 创意书画唤醒春日美学 3月24日,随着“开往春天的巴士”到达2023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梅蓉主会场,山水艺术季专线载着游客正式开启这趟春天的艺术之旅。 在龚家古建筑,“钱塘江诗路(富春山水)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专题创意书画展正式开展,一幅幅形式新颖、风格鲜明、志趣盎然的艺术作品,展示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布展人张平建介绍,本次作品征集了全县中小学生围绕山水艺术季创作的创意山水书画作品,有木版画、传统国画岩画等形式不同的书画作品40余件。 “十几岁的小朋友能创作出这么好的作品,很难得。”前来观展的市民刘先生看了展出作品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他带着孩子来梅蓉游玩,听说有书画展便与孩子一同观展:“孩子很喜欢画画,今天来看看这些作品,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这块投影沙盘中虚线部分就是我们梅蓉村,这里是进村的水杉大道,我们现在所在的罗家大院就在这个位置。”梅蓉精神纪念馆中,讲解员罗田娟正在为参观游客介绍。 “梅蓉精神”纪念馆同步山水艺术季开馆,馆内重现了梅蓉人引江水、建水渠、造良田,打造富春江畔的新绿洲的事迹。 看见梅蓉的过去与未来 “富春江是美丽的,但更美丽的是在这里的人们,是他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是他们如花似锦的未来!”3月25日,2023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开幕式现场再映了《访梅蓉大队》纪录片原片,邀请当时参与拍摄的村民参加访谈,重温梅蓉往事,再叙梅蓉精神。 1963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纪录片《访梅蓉大队》,记录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梅蓉生产大队面对洪水侵扰,引江水、建水渠、造良田,打造富春江畔的新绿洲,自此“敢叫荒滩变绿洲”的梅蓉精神薪火相传。 “现场重温纪录片满满都是回忆,一晃已经60年过去了。”今年71岁的徐全成是《访梅蓉大队》纪录片中的儿童,纪录片里, 11岁的他与8岁的妹妹徐全妹一起在屋前放风筝,一旁有村里看报的老人,还有晾晒衣服的村民。 “对比今日,梅蓉变化真的太大了,不仅环境面貌提升了,村里的油菜花、稻田等也成了风景,成为游客竞相前来的地方。”徐全成感慨道,生活在梅蓉是幸福的,作为一名梅蓉人不能忘记“梅蓉精神”。 一同参与《访梅蓉大队》拍摄的村民孙银根,今年已经86岁高龄,当时他参与了打稻谷环节的拍摄,在现场重温梅蓉往事后,他满是感慨道:“以前条件十分艰苦,通过我们全体梅蓉人齐心协力,现在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走出家门口就能看到美景。” 纪录片里生动的场景、慷慨的言语,深深感动着在场每一个人。村民陈满良的父亲也出现在纪录片中,当时其父亲是村干部,带领村民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难以想象昔日的荒滩变成了绿洲,梅蓉精神将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在前行的道路上奋勇拼搏。”陈满良坚定地说,希望村里能抓住发展机遇,努力让村里变更美、更富裕。 回望峥嵘岁月,传承梅蓉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在山水艺术季开幕当日,梅蓉精神纪念馆同步开馆,纪念馆内展出一些老物件、老照片,以及当时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作品,还有梅蓉乡贤收集的报刊杂志等。 来一场难忘的音乐节 连日来,瑞士蒙特勒音乐节在桐君街道梅蓉村精彩上演,吸引了来自县内外不少音乐爱好者前来观看。 瑞士蒙特勒音乐节创立于1967年,多年来一直是全球音乐界不容错过的盛事。3月25日,现场虽然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但仍旧挡不住观众的热情,Jess Meider 三人爵士乐队、Underrated 电音说唱三人乐队、上海秋天等乐队依次上场,从爵士到放克,嘻哈到摇滚,观众们在梅蓉村如画的山水间感受美好的音乐体验。 “我们一直认为,能够把音乐艺术跟大自然结合到一起才是最高的境界。”音乐节中国首席执行官齐芃芃告诉记者,正因为此,他们选择了在美丽的富春江畔、美丽的梅蓉村举办本次音乐节。“希望我们的音乐能从城市走到乡村,沿着富春江,把我们的音乐和桐庐一起向世界宣传出去。” 文化的浸润让梅蓉村这方山水更具魅力。“瑞士蒙特勒音乐节是本次山水艺术季的系列活动之一,”梅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方云表示,本次音乐节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享受到音乐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能置身于千亩油菜花田中,感受如诗如画的优美田园风光。 去古宅戏剧场看场戏 “女儿我夜夜千针与万针,为爹娘寿鞋两双早绣成……”在梅蓉村文化礼堂内,越剧剧目《五女拜寿》正在上演。“戏迷”们齐聚一堂,听戏剧,看演出,一同感受传统戏剧的魅力。 水袖轻扬、眼波流转、低吟浅唱……台上,演员们化着彩妆,穿着戏服,边舞边唱;台下,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掌声阵阵。“在自己家门口的戏剧表演,我肯定是要来凑凑热闹的。真的很开心能在村里看到这么好的表演!”梅蓉村村民吴阿姨告诉记者,一吃完晚饭,自己就带着孩子赶到了文化礼堂。 家住凤川街道柴埠小区的赖女士,从朋友口中听说了演出的消息,早早就来到了梅蓉村。“本来我就很喜欢听戏的,听说这里有演出,我就过来了。在这种环境下听戏,感觉回到了小时候。” 从3月底到4月中旬,梅蓉村文化礼堂内将定期举行古宅戏剧场。这是本次山水艺术季的活动之一,剧场将以梅蓉村文化礼堂为观演和表演空间。期间,我县文艺骨干团队、优质校外艺术培训机构等,将联合开展越剧大戏、折子戏、民乐演奏会等丰富的演艺活动,为桐庐文艺爱好者提供一个文艺展示的舞台,也为喜爱艺术的市民献上精彩的艺术盛宴。 文旅“相亲”会共寻乡村振兴新引擎 3月25日下午,2023中国·桐庐山水艺术季文旅“相亲”会在梅蓉村举办。 “相亲”会以具有桐庐地方特色的文旅宣传片拉开帷幕,通过视频讲解相结合的形式,将本地的绚丽风光、特色人文、风味美食、精彩活动等呈现在嘉宾眼前,充分展现了山水桐庐的独特魅力。 会上,桐君街道、旧县街道、江南镇、富春江镇等8个乡镇(街道)的代表依次上台推介,将本地特色产品、网红民宿、节庆赛事、闲置资源等招商需求一一展现,对外招募整村运营、高端民宿集聚区、乡村露营地、研学营地等业态。 在洽谈区内,我县乡镇(街道)代表与全国投资运营商代表就乡村文旅项目的发展和招引作进一步交流,并邀约开展实地考察。 “桐庐的山水是有名的,我也向往已久。看了各地的展示后,我对桐庐的了解更进一步。”斯卡布罗集市创始人段金虎告诉记者,在座谈交流时,自己对江南镇代表“抛出”的政策非常感兴趣,后续有意愿在桐庐落地一家高品质民宿,将会跟江南镇就地点选址等内容进行再度交流。 “这次活动邀请了全国30余位企业家参会,也是想借着山水艺术季活动,对外全面展示桐庐艺术乡村建设成果和县域优质农文旅资源,并发出盛情邀约,招引优质乡村运营团队来桐庐投资落户。”县文广旅体局旅游科科长许莉表示,希望本次文旅“相亲”会的举办,能招引来更多有能力、有情怀的运营投资商入驻桐庐、扎根乡村,让丰富多元的乡村旅游业态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文明之美 绘就暖城桐庐靓丽底色 近日的梅蓉花田,美得让人心动,但更令人为之动容的是整洁有序的环境和梅蓉村民的热情招待……来自县内外的游客慕名而来,除了美景和美食,桐庐的文明底色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点赞。 走进梅蓉村,道路两旁的油菜花田在艳阳下灿烂盛放,随处可见的蓝、红马甲与之交相呼应,在人群中随处可见“桐君哨兵”、公安交警以及志愿队伍的身影。 “游客一年比一年多,道路上的垃圾越来越少,现场交通秩序也有条不紊,这让我们的工作轻松了不少。”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徐卫忠告诉记者,这是他当志愿者的第三个年头了,他表示梅蓉正越来越美,游客文明素质也在持续提升。 “这次我们在梅蓉村设置了13个志愿服务点位,志愿队伍大概有120多人,主要负责维持交通秩序,劝导游客文明出行,现场安保维稳等工作。”桐君街道工作人员章琴告诉记者,从3月24日开始,志愿者们轮班值守,为游客安全出行,文明游玩提供便利。 “今天来游玩的人真的很多,本以为会有拥堵的情况,没想到很快就进来欣赏到了美景。”正在航拍的游客徐先生感慨道,一进村口就看到志愿者在维持交通秩序,在他镜头下的梅蓉,风景优美,环境整洁,秩序井然,一派和谐景象。 除了志愿者们的文明助力,当地村民的热情好客也为梅蓉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你好,请问哪里有洗手间?”“我家有,我领你去吧……”一位游客正在找洗手间,家住附近的村民戚大姐立马将其带到了自己家中。原来,因为山水艺术季的开幕,这几天前来游玩的游客突增不少,戚大姐作为土生土长的梅蓉人,看到公共厕所门前天天排起长队,不少游客都找不到地方,她就主动提出将自家的厕所让出,供游客无偿使用。 节俗庆典、打卡游览、沉浸演艺、网红市集、休闲美食……本次山水艺术季为游客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艺术体验,游客也在此留下了文明的足迹,彼此共同绘就了桐庐文明之美的靓丽底色。 记者 金轶润 王珊婷 叶晶 周小铃 周雨婷 程佳园/文 黄强 单佳铭/摄 部分图片由县文广旅体局提供 |
原标题: 我把山水送给你 中国桐庐欢迎你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