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清芬阁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03月28日 08:34:42 |
宋·刁约 自别高居二纪馀,今朝重到懒踟蹰。 山川胜景依然在,屈指交亲一半无。 【赏析】:刁约,字景纯。上蔡(今江西上高县)人。少卓越刻苦学问,能文章,善书。刁约为人忠厚,在京师任官时,宾客无少长,均热情接待。他从不登权要之门,时人称他为刁学士。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王存、苏轼等对他都很敬爱。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曾出使契丹。嘉祐四年(1059年),出为两浙转运使,后任判三司盐铁院、提点梓州路刑狱等职。又出知扬州、宣州。熙宁初(1068年)判太常寺,告老回镇江。有吟桐庐古迹山水诗二首。 清芬阁,在方干故居白云源。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白云源风景奇秀,处山崖水滨,水碧崖危,古亭绿树,掩映争辉。范仲淹从睦州调任苏州时,又去重访白云源。这次重访,正逢方干八世孙方楷新登科第后,出任鄱阳主簿、上元县令,返家与家人欢聚。范公得知方楷系继先君方干苦学之志而登科第为官,便兴奋地向楷赠诗,诗曰:“高尚继先君,岩居与俗分。有泉皆漱石,无地不生云。邻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幽兰在深处,终日自清芬。”方楷得诗甚是感激,便在家乡临溪建起“清芬阁”,以勉励后裔“高尚继先君”。 诗人首句表明自己时隔二十年后来到白云源再访方干清芬阁。一方面表明二十余年时光飞逝,另一方面可见方干的淡泊名利、关心民生疾苦对他的影响之深,即使二十余年也不忘到此一访。而一声“高居”表明作者对方干由衷的敬重之意,而这也是桐庐人方干“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的体现。 第二句“今朝重到”表达出作者重归故地时的欣喜,似乎期盼已久,可见此地是作者的一方精神家园。而一个“懒”字既写出了作者对故地的依恋,又写出作者来到白云源时内心的安逸悠闲,同时说明方干的品质对作者的影响之深,因此“踟蹰”不前,二十年前的人与事似乎都涌上心头。 第三句直抒胸臆,直叹山川胜景一切依旧,而第四句作者笔锋一转,“屈指”数来志同道合者却寥寥无几,于是作者悲伤之情涌上心头,感慨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同时也隐隐地抒发作者期望能在现今社会中遇上像唐朝桐庐人方干这样品质高洁、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并且与自己结为知己。 (蓝春莲 解析) |
原标题: 方氏清芬阁 |
作者: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