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猫”老师 |
http://www.tlnews.com.cn/2023年09月11日 07:55:26 |
■ 罗萍 20世纪80年代,桐庐中学设有初中部,每个年级四个班,我的初中就是在桐中读的。 我读初一的时候,陆老师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桐中教我们历史。至今我还记得他当年抄在黑板上的朝代歌:黄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还有他教我们记年代的秘诀,比如公元383年淝水之战,应该记成“很大的水”最好撑“三把伞”,这样就终身不忘了。后来我们活学活用,经常用这个方法,自创顺口溜帮助记忆。陆老师果然没有骗我们,到现在我50多岁了,当年的某些知识点至今还记忆犹新,真当是“好记性不如好方法”! 当学到《元明时期的文化》那一课时,看着陆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书写“元明”两字时,同学们不由地笑了起来,因为陆老师的名字就叫“陆元明”。胆子大一点的同学,就故意拖长了音,读出声来:“元——明——时期。”平时陆老师可是一天到晚板着个脸,像个“老学究”一样,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严肃得很。那天他却一反常态,非常难得地笑了:“看来,我是命中注定要教历史的。” 就这样,因为陆老师,大家都喜欢上了历史。 到了初二,我们原来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因为高血压越来越厉害了,就由陆老师来担任我们的班主任。这样一来,陆老师对我们更“凶”了。 冬天的晨练,住校生一般都是六点钟起床的,天还是黑漆漆地,我们就列队去桐中附近的大操场跑步(现在的江北农贸市场那一片)。我的同桌是运动健将,跑起路来简直就是“飞毛腿”。有一次晨跑,为了追她,我也跑得飞快,一不小心被石子拌了一下,狠狠地摔了个嘴啃泥。以前的跑道上都是煤渣,跑步的时候衣服又穿得少,我的手心和膝盖顿时钻心地疼,又冷又痛,一下爬不起来,用我们南乡人的土话就叫“冷心痛”。我爬起来后,因为疼痛走路都不太利索了,原来膝盖摔破了好大一块皮,于是,最后一圈我就自行放弃了,只跑了三圈半,半圈是走回去的(当年陆老师给我们女生定的规矩是每天至少跑4圈,男生至少5圈)。 当我走到集合地点,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跑好,陆老师看我慢腾腾地走近,很严厉地责问我:“有四圈了吗?没有的话,再跑一圈!”那一刻我真觉得有点委屈,眼泪差不多已经在打转了,不知道跑还是不跑。幸亏我摔跤的时候,刚好有一位同班的男同学从我后面跑过,当时他还停了几秒钟,看我没什么大碍才重新开跑,这时他替我道出了实情:“她摔去了,好像摔得有点厉害。”陆老师听了,也就没再追究。 夜自修的时候,陆老师常常神出鬼没。你以为他已经来巡视过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来了,可他偏偏杀个回马枪;有时候夜自修都快结束了,谁都以为他不会来了,可他偏偏就不声不响地站在教室后门或窗户外面——简直是防不胜防。大家都怕他,尤其是几个调皮捣蛋的男同学,被他治得再也不敢放肆,背地里都管他叫“属猫的”,因为我们都是属老鼠的。 晚上寝室熄灯以后,值周老师一般都是来巡查过一圈就走的。当时一个寝室有七八个同学,有时候难免会在值周老师走后说些闲话,陆老师往往会在这个时候,再跑到我们寝室走廊里,曾经有好几次,正当大家越说越起劲时,冷不防地,陆老师来敲门了。一声“好睡觉啦”,对我们来说,无异于捕鼠能手狸花猫的一声“喵呜”,顿时让鼠辈们噤若寒蝉! 我们班有一个长相甜美、活泼可爱的聪慧女生,情窦初开的年纪,因为分心影响了学习。陆老师利用周末休息,一对一做了个把小时的思想工作。在陆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下,她幡然醒悟,后来考上了心仪的学校。 还有一个男同学特别会说闲话,甚至影响了他同桌的学习,陆老师又想方设法,把那个“话痨”男同学安排在讲台桌上当纪律委员。 作为初中生,大部分同学的自觉性和自制力都还不够高。初二的时候,经过陆老师“猫抓老鼠的游戏”,我们班大部分同学的成绩都进步不小。我也从初一的班级前十,考到了前五,陆老师还自己花钱买了一个软皮笔记本奖励我,扉页上有他写的一句话“不经一番风霜苦,怎得腊梅放清香”,字迹铿锵有力,一直激励着我前进的脚步。 后来同学们回忆,一班“老鼠”学生,也确实需要一位“猫”老师来管理。一个又一个,曾经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鼠”学生,因为“猫”老师没日没夜的巡逻、伏击、偷袭,而不得不刻苦练习自己的“看家”本领,就像动画片《猫和老鼠》一样,是汤姆成就了杰瑞。而陆老师这只“猫”,曾逼着1986年桐庐中学初二(4)班的五十六只“老鼠”,渐渐练就了飞翔的姿态,也慢慢积累了坚韧的力量。 还记得初二学校开运动会那次,我和同桌到学校阅览室借了两本书,我借了一本幽默笑话,她借了一本科幻小说。看完自己这本,再看对方那本。初二科目多,学习任务重,平时也没时间看课外书,我就争分夺秒地捧着小说看。那天下午有我们自己班的一位男同学参加跑步比赛,全班同学都去跑道边呐喊助威了,唯独我坐在休息区,沉浸在科幻小说里,低头看着书。比赛结束,同学们三三两两回来了,陆老师马上走到我身边,一声不响地把我的书收掉了。我这才抬起头,看到陆老师一脸不容置疑的表情,马上知道自己错了,可已经来不及了,陆老师拿着书一句话也没说就走开了。 很快运动会结束了,眼看着还书的日期一天天逼近,在夜自修结束的某个晚上,我只能硬着头皮到老师的办公室去讨书。去之前,我做好了被他狠狠骂一顿的准备,可没想到陆老师只是循循善诱,和我讲道理。他说,虽然你文体方面没什么特长,但班里有同学在比赛,每个人都应该去加油,这是集体意识。再说这些长篇的小说,看到紧要关头,根本放不下来,假如是在课间看,上课了脑子里肯定会想:接下去会怎么样?这样一来就势必影响上课,学习成绩就会差下去。这个世界上的小说是一辈子也看不完的,还是等以后工作了有时间了再看吧。我听了深受教育,初中阶段除了寒暑假再也没有看过闲书,并且一改原来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从此对自己不感兴趣的集体活动也变得热心起来。 陆老师为了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缓解学习压力,特意决定在某个周末举行一次野炊。同学们都很兴奋,其实我也挺想去,因为从小到大从来没有野炊过。可学校每周放假一天半,我们住校生都是在周六下午回家,住一个晚上,周日下午拿着家里烧的干菜回学校。假如去野炊,我就没办法回去拿菜了,于是我就决定请假。 那天夜自修上到一半,陆老师来教室转了一圈,正准备回办公室,我马上追出去,在走廊里向他请假,开始他坚决不同意,说集体活动不能随便请假。后来也证实陆老师的观点是对的,在我的学生生涯中,那次野炊竟然是唯一的一次,可惜我遗憾地缺席了。前些年我们开初中同学会,班长用以前的旧照片制作了PPT,那年野炊陆老师借了个相机,给同学们拍了很多充满野趣的照片,那一段最精彩的“回忆杀”里,唯独没有我。看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回忆,并热烈地讨论着,烧饭的是谁、捧着搪瓷饭碗的又是谁,我难免有种局外人的失落感。 话说当年请假请到最后,我忍不住哭了,因为那时候家里困难,没有多余的钱买学校食堂的菜。最后陆老师也没辙了,只能同意。没想到,陆老师后来还帮我在学校申请了一个困难补助的名额,每年可以领到十多块钱的补贴。那个年代的一块钱可以买很多东西的,为此我一直对陆老师心怀感激,这也更促使我加倍努力学习。 其实,在陆老师整天凶巴巴的表象下,藏着一颗无比温情的心,就像柔软的猫绒一样,轻轻地,却又十分温暖。 |
原标题: 咱们的“猫”老师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