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生处有人家 |
http://www.tlnews.com.cn/2020年05月22日 08:49:37 |
■ 范敏 清晨,一缕淡淡的白云刚刚从海蓝色的天边生起,太阳的光线还没有来得及将它分隔成几段,载着我们的小巴士就已经穿过绵延的山岭,来到白云间景点刚刚修建起来的绿道入口处了。 嗅着湿润而又带着一丝甜味的山间空气,我们一行人坐上了一辆八座的电动观光车,准备走绿道前往白云村。白云村位于横村镇西南边陲,是由石青桥、大会山、峰坞、郑城四个行政村组成的一个村落。 游览车沿着崭新的绿道缓缓前行,狭窄的原野变得开阔起来了,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种着许多油菜的庄稼地,有长形的,也有方形的,还有多角形的,一块块、一田田,犹如一幅美丽的乡野风景拼图,你连着我,我牵着你,一直延伸到石青桥。 石青桥坐落在白云村的泥塘山麓,清澈的大坑溪犹如一条长长的绿色丝带,将散落在小溪两岸的农舍、山野紧紧串连在一起。坐在小巴士上,从车窗向外望去,周围的山峦高低起伏,郁郁葱葱,犹如两条蜿蜒的青龙,向着村庄的两侧伸展开去,一直延伸到山的尽头。 我们在一座名为“水岸山舍”的民宿前停了下来,这“水岸山舍”是一位名叫王华的老板创办的。他是土生土长的石青桥人,大学毕业后,一直都在大城市工作。近年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青山绿水自然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地方。王华便放弃了大城市工作,带着妻子回到了老家,在石青桥创办起一家名为“芸菁溪墅”的民宿。为扩大发展,王华夫妇又租下眼前这座背靠青山,面朝大坑溪的三层楼房,创办起第二家名为“水岸山舍”的民宿。 “水岸山舍”从外面看上去比较简朴,可它室内的装饰却十分雅致,不仅有时尚的电炉、沙发、落地台灯……古色古香的泥灶台、木桌椅、竹篮子还颇具大自然的味道。因此,它不仅成了大城市游客的宠儿,也博得了小镇游客的青睐。 居住在“水岸山舍”的游客,假如想欣赏大自然的景色,不用走出房门,只需将房间里的窗帘全部打开,葱郁的树林,潺湲的溪流,鲜嫩的蔬菜就能一目了然。倘若游客有兴趣,也可以拿起钓竿,去小溪、水库垂钓,抑或拎起篮子,去山坡上采摘野果子、野蔬菜,定能满载而归。 离开石青桥,小巴士沿着大会山的方向继续前行。在翻过几处高高的山坡后,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跳出山体的观景台。在观景台对面的石壁上,一泓清澈的泉水唱着“汩汩”的山歌悠悠远去;石壁的半腰处,两只像钵又似盆的石头器皿,交错点缀在那里,显得十分别致。 村书记林雪标,指着那盆钵向我们介绍道:“这是村里的招财钵,盆满钵满,寓意财源滚滚……”听了他的话,我的思绪忽地又飞了开去:是啊!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后,村民们在山上种起了樱桃、枇杷、蓝莓、野树莓……不仅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还让游客享受到大自然更多的恩惠。 就在我浮想联翩的时候,不知哪位女士说了一声“太美了!”把我的思绪喊了回来。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我很快走了过去,只见在一小片斜坡上,一种名叫“美女樱”的小花,正紫色、粉色、红色地在那里开放。花朵在绿叶的映衬下,犹如女人刚打开的绣花夹子,鲜艳夺目。一只彩蝶扇动着翅膀,向它们飞去,轻盈的舞姿,仿佛要去与它们媲美。 站在大会山的观景台前,展示在眼前的又是另一幅图景:广袤无垠的群山层峦叠嶂,互相拥挤着,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泥塘山、毛山坪、板壁山,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山峰,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在观景台下汇成一片绿色的山海。 过去,这片奇异的山海,除了居住在这一带的山民,外人是很难见到真面目的,自从村里修建起了美丽公路,喜欢山水的游客,都能轻易领略到她的风采。一位来过大会山的朋友告诉我说,如果是在一个雨后初晴的日子来这里,山脚下蒸腾起来的水汽,就会将眼前的山海幻化成波涛汹涌的雾海。那时,站在这里望下看,若隐若现的山峰,就像遮着面纱的蒙娜丽莎,美得让人心醉。 “青岭不断黄坞水,双溪又见白云村。” 下得车来,眼前出现一座约莫几丈高的山梁,上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浓密的树荫,不仅挡住了太阳的光线,还将一条清澈的溪流遮掩得若有若无。十几幢古老的民房,隐匿在浓密的丛林间,依稀可见。在这些已经上了年纪的房屋中,一座被翠竹围在中间的“白云书院”,尤为引人注目。斑驳的泥墙,木制的廊檐,青石铺就的地面……无不显露出一种原始的建筑美。 据说,这家“白云书院”,创办者是一位在上海工作的年轻女子,名叫鲁莹。鲁莹喜欢读书、画画、弹琴……因此,她就在白云生处的大会山,创办一家以青山绿水为背景,以文化艺术为主业的书院。想让那些和她一样喜欢阅读写作,喜欢琴棋书画的游客,在这里能找到一座自己心仪的民宿。 “名画要如诗句读,古琴兼作水声听。”走进“白云书院”,悬挂在一楼大厅里的一副对联,把我的视线羁绊住了——尽管我不懂美术,也不懂音乐,可从这副工整的对联中,还是读出了一点主人的心意。 随后我们又来到二楼藏书室。书架上虽然书不多,品种却十分齐全,有文学类的,也有艺术、工具类的,整整齐齐摆放在那里。藏书室的外面是一座面向山梁的阳台,站在阳台上,不仅能看到远处的山峰、溪流、丛林……还能呼吸到从山间飘来的清新空气。特别是书院门前那几棵百年银杏,从二楼往下看,显得尤为醒目——尽管树干有些剥落,枝叶却依然苍翠。 回家路上,望着天空中那些轻轻飘动的白云,我在心里对自己说道:如果有机会,下次我还会再来的。 |
原标题: 白云生处有人家 |
作者: 网络编辑:吴晓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