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装满我们的皮囊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10月26日 08:48:47 |
王苏弟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当我的眼眸在书架上看到《皮囊》一书时,当前颇为流行的这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跳了出来。 翻开《皮囊》,几位名人的序引诱着我,一定要静下心来读一读。尤其是李敬泽的那篇开头语,直击我灵魂深处。 如果皮囊朽坏,我们还剩下什么? 好吧,我告诉你,还有灵魂。 蔡崇达的这本《皮囊》以散文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他身边的亲人、好友,以及其儿时的伙伴。书中的每个人物都令我沉思,每个故事都令我联想到许多许多。那些跳跃的文字似乎附上了某种鲜活的生命,于我的灵魂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冰冷无情的阿太,受病痛折磨的父亲,十分执拗的母亲,“三观”不甚健康的两个阿小,还有一直追求梦想的“天才”文展…… 一个个平凡的人物,一件件普通的小事,在书中娓娓道来,与我的心灵深处更是纠缠出一缕缕难以磨灭的回味。 也许就如韩寒所说,在每个静谧陌生的夜晚慢慢看是最恰当的。他写了很久,我希望自己能读更久。慢一些,不争一些,也许得到更多……”是啊!每读完一篇,我都会合上书页思考一番,想想那些触动心弦的情节,嚼咀一下那些刺痛心灵的文字,回味一番那些记忆里的人和事。 《皮囊》的首篇只有短短的三页多点,但其中的哲理很是值得我们深思。比方说“黑狗达不准哭。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信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短短的几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一个观点:“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各样的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 “肉体就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诸多的经典语言都是我之前未曾思考过的。在我一直以来的认知上,灵魂与肉体本就是一个载体,一个物体只有加载上了灵魂才算赋予了生命。而老阿太的那些言辞恰如外婆的佛家理论,是那般深刻。 文中的阿太不仅口中说说,实际上也充分利用了其皮囊。其间那些看似不深的言行,实则让人嚼咀回味,人终究只是一副皮囊,要“舍得”。因为不管是谁,终有一天会放下这副皮囊,不管你舍得与否,终归会尘归尘,土归土,从而让灵魂升华至更高的层次。 文中母亲对于房子的那种执拗,我完全能体会。我曾写过《老妈与房子》,我老妈的那份执拗与作者笔下《母亲的房子》一文中的老妈,简直如出一辙。在那特殊年代里所体现出来的生活上的贫困、不愿落后于别人的倔强,省吃俭用的那份苦楚,还有足以让人心酸的那份坚持,每每令我动容,令我掩书长叹。 一个家庭妇女,丈夫中风,她仍然坚持在建好的房子基础上,另建一幢四层楼。哪怕房子面临着拆迁,面临着儿子意欲北京购房,她还是依然坚持。那份执拗也许很多人都理解不了,说白了这类坚持只是她一种内心的表达,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为了满足丈夫这辈子的心愿而进行的一种宽慰。在现代的人来说,这娘们真是搞不灵清。然而那类灰色背景下的情感又有几个人能够体会呢? 也许我们有类似的境遇,也遭遇了类似的苦难,但皮囊之下的那个灵魂不是每个人都相似的。 《残疾》一文中,父亲把生命最后的日子用来自嘲,从而放逐自己,任性地犹如孩子一般不顾自己的形象,耍赖、发脾气……这些有损于父亲形象的举措,皆是因为他的残疾。残疾不仅给那个风雨飘摇的家带来了悲伤,还在金钱上有了更多的散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痛楚。他看不到希望,哪怕努力再努力的复建,依然没有一点点的起色。他的妻子虽然给他春风般的温暖,实际上他却早早作了自杀的打算,那根绑得极紧的弦真不知道在啥时候就断了。 文中的父亲,他虽然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也不惧死亡,但于亲人间的不舍,终究演化成一种折磨,不管是身体上的病痛,还是心灵上的苦楚,都将那份坚强化成了泡影,空留一份千疮百孔的皮囊。 作者大骂父亲没用,竟然摔了一跤就没了,那种心灵上所带来的痛,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伤,那种对着遗体谩骂的愤怒,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懂得。身为子女不是真的在怨怒他的老爸,而是在心灵上责怪自己,责怪自己的无助,责怪自己的无奈,那种灵魂的缺失,只会让皮囊形同走肉。所以我们只有做好眼前的事,不要让自己的灵魂脱离皮囊,方能填补生活中的空白。 “天才”文展在我看来是有点脱离现实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自视高人一等,对于未来早早地就定下了长远的计划,也有着同龄人不敢奢望的梦想。对于现在的教育观来说,这是对的。一个人有目标,有方向就有相应的动力。然而,文展在向着这些目标努力的同时,稍稍经历了一点挫折,便导致心态上的变化。以致于后来对那片生养他的土地产生了强烈的憎恶,最终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身边有位朋友就是“天才”文展的化身。他从小学至高中都是重点班的佼佼者,大学里也算的上校草一枚。参加工作后的那份出色表现,及其自信的言辞也给他带来不少人的关注和期望,当然也包括不少人的爱慕。然而这类良好的自我感觉在不自省的情况下,慢慢地变成了一种病态的自我膨胀。下海经商,但缺少该有的经商理念和人生态度,以致于后来债台高筑,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让人扼腕痛惜。 我很欣赏作者的沉稳。虽然他年少时也有过挫折,也有过迷茫,但自省过来后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一步步的完成每一个小目标,最终在自己的努力下活成别人羡慕的人生。 阿小的那种病态的羡慕,那种自认为可以创造奇迹的幻想,还有张美丽在生命消逝时也找不到理由的多舛命运……每看完一个小故事,就让心灵完成一次与自己的对话,哪怕勾起缕缕伤痛的记忆也深感值得。 人的一生很短暂,皮囊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慢慢朽坏。愿我们充分利用这副尚可做事的皮囊,好好努力,脚踏实地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借用演员胡歌的一句话:如果皮囊难以修复,那就让我们用思想来装满它吧! |
原标题: 让思想装满我们的皮囊 |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