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书·读书·藏书 |
| http://www.tlnews.com.cn/ 2016年05月08日 08:54:01 星期日 |
| 买书、读书、藏书是我读书生活的三部曲。买书是序曲,读书是展开,藏书则是尾声。 我有计划地买书已有二十多年了。求学时代,由于家境贫穷,根本无钱买书,直到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有了一些积蓄后,才开始买书。当时书比较便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装帧精美,选题广泛,学术价值高,价格低廉,几年下来竟购得百余册。除此以外,我还买了大量的文学、哲学、美学、艺术名著。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书买得更多了,碰到心爱的书总是毫不犹豫地买下。1994年初,听人说余秋雨教授新出了一本《文化苦旅》,写得特棒,便到书店买了一本。看到那本渴慕已久的书,兴奋的眼光,甜蜜的心情,幸福的感受,拿书时那种虔诚的举动,是不喜欢买书的人永远也无法理解的。回家后猛读一气,再细细品味,文章所体现的厚重历史感和揭示的广博文化内涵让我惊叹,让我折服。当然买书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后来书价飞涨,有些想买的书,由于价格昂贵,也只好忍痛割爱了。但遇到特别喜爱的书,价格再高也还是要买的。 买书是为读书,只有读了才能体现买书最本质的意义。说句实话,书确实买了不少,但有些书买回来翻个目录就束以高阁了,有些匆匆看几章就让其睡大觉了。这当中有些是工具书,主要是用来查找资料的,不读情有可原,有些不读完全是懒惰使然。虽然如此,书还是读了不少的(当然许多阅读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的),特别是文学、哲学、艺术之类的书,由于有浓厚的兴趣,读得也更认真,思考也更深刻一些。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常独自一人沉浸在文学和艺术的天地里,听老子吹奏哲学的天籁之声,和庄子一起赏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聆听圣人孔子讲仁学,同柏拉图在斗室里进行美学对话,和亚里士多德边散步边遐想,听卢梭的心灵独语,星光下和康德一起思考"道德律令",草地上听贝多芬演奏《田园交响曲》,阳光下看凡高创作向日葵,在罗丹的《思想者》面前沉思……在与这些思想巨擘和艺术天才进行灵魂撞击和情感交流过程中,我的心灵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审美能力不断增强,人生境界不断提升,更加自觉地追求真善美。这是不喜读书的人收获不到的。 书买多了,就要收藏。成家时买了一个书柜,但书太多了,放不下只好堆叠在一起,阅读查找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先后做了两个大书柜。三个书柜大小不一,款式有别,颜色不同,放在一起显得杂乱拥挤,虽然不美观,但总算把这些老朋友安置好了。为了防止藏书受潮虫蛀,我每年夏天都要把它们拿出来通风晾晒。此时,面对一本本心爱的书,回忆起一个个买书的故事,一种温馨、满足、自豪、自尊之感油然而生,感受到的是心灵的充实丰盈,精神的富有广渺,灵魂的高尚纯洁。这是没有藏书之人体验不到的。 买书、读书、藏书,是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书不可不买,哪怕少添几件高档电器;书不可不读,哪怕少跳几次舞,少打几圈牌;书不可不藏,哪怕居室拥挤杂乱些。因为书实在是我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粮。 |
| 原标题: 买书·读书·藏书 |
| 作者:王笏华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