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 |
http://www.tlnews.com.cn/ 2013年06月02日 08:05:19 星期日 |
近日,我在读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口袋读本”——《三读丛书·开卷有益》,其中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敬业与乐业》,读来颇有感触。 敬业与乐业也是我们现代人常说的话题。我们常常把敬业乐业者奉为职业道德的楷模,惯于抬头仰视之。确实,敬业已是不易,乐业更是难能可贵。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乐业观中包含了三个层次的意思:有业、敬业、乐业。他把有业视为做人的底线,强调不仅要有业,还要敬业、乐业,并认为这是应该做到的,能够做到的。 先说有业。有业是第一位的,是敬业乐业的前提。每一个在社会上生存的成年人,都应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这不仅是自身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在梁启超先生看来,无业的懒人是社会的“蛀米虫”,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对于懒人,“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可见他把有业放到一个何等重要的位置,而憎恶懒人又到何种程度!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说自己是一个“底线主义者”,他认为底线比境界更重要,一个人没有底线就会出大问题。根据梁启超先生的文意,我们可换言之,一个人如果没有职业甘做无业游民,这个人就触碰了做人的底线,这个人就是有大问题的人。我想梁先生的此番言语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上的那些“啃亲族”、“寄生族”们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再说敬业。何谓敬业?梁文中引朱熹的解释:主一无适便是敬。可见,敬即是忠,忠即不二,敬业即专注于此职业无二心,即我们常说的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这说来容易,但并非每人都能做到。职场上,我们常见有些人对本职工作无所用心,敷衍了事,甚至干一行厌一行,得过且过。究其原因,当然有种种,但主要原因是从业者的思想问题。梁启超先生有一个可贵的观点:任何工作无所谓高低贵贱,“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总统和黄包车夫、政治家和木匠、军人和挑粪者从本质上讲是一样的,“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这不由使人联想起当年周恩来总理和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握手和对话。是的,军队需要元帅,但人人都当元帅,谁来当士兵?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工农商学兵乃至各行各业,缺一不行。假如人人都有这种平等的劳动价值观念,都意识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对集体对社会的意义和重要性,想必爱岗敬业者会更多。 最后说说乐业。以从业为乐,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梁启超先生认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做任何事都须劳力费神,与其愁眉苦脸地做,还不如换种心态快乐地去做”,从中我们可见梁启超先生可贵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也许,对有些人而言,他的这番话很令人费解,甚至全然不解:职业有什么趣味呢?为了混口饭吃而已,简直乏味之极!但一个真正热爱工作的人,肯定会对此番话产生共鸣,会由衷地发出“劳动最光荣”、“工作着是美丽的”的感悟,当然,前提是这个人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有事业心的人,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如雷锋、李素丽、袁隆平等,不胜枚举。 总而言之,每一个走上社会的成年人,首先要找一份正当的职业自食其力,然后,做一个敬业乐业的人,脚踏实地、快快乐乐地去工作。 |
原标题: 有感于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 |
作者:周淑凤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