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网眼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11月24日 08:35:39 星期五 |
网购兴安杜鹃欲赏“枯木逢春花” 但你知道吗?被折后的杜鹃需10年才能重新长成 枯枝开花、泡水一周见证奇迹、可以放冰箱里的鲜花……天气逐渐冷起来了,去年就大面积流行的产自大兴安岭的野生杜鹃枝条又在网上热销起来。记者在朋友圈也见到不断有人晒刚开花的干枝杜鹃——看似干枯的杆子上开出了一抹鲜亮的花朵,确实给人带来了丝丝春意。 但是,估计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年春天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区就下发了《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兴安杜鹃的通知》,因为野生兴安杜鹃生长缓慢,一年仅长10厘米,而且泛滥的乱砍伐,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兴安杜鹃化身“干柴枯木逢春花” 记者浏览了某购物网站,“水培杜鹃、干枝、泡水开花、干柴枯木逢春花”这些关键词下面配的图,均是兴安杜鹃花,还有店家特地加上了“人工培育”和“自家种植”的字样。只有极少的店家还在产品描述里写“兴安杜鹃干枝”。卖家的销售地也比较多,黑龙江、大兴安岭的之外,还有宿迁、杭州、潍坊、上海等。 卖得多的店家月销售有三四百单,一束价格在十几、二十元不等,大量的买家也在评论里晒起了图,有的是刚收到的,一捆有40束,准备单位和家里各放一束;而养了一段时间的买家,则上线追加评论说“果然枯枝开花了,真是神奇的植物”。 其实去年底,@博物杂志就发布微博,劝大家不要买,“这是直接砍的东北大山里的兴安杜鹃,并非人工养殖,被砍后的杜鹃,第二年恢复非常费劲,这样大量被商用,根本撑不了几年。” 而现在又到了冬季,记者看到,近日有不少花艺界的人士在网上陆续呼吁,@花艺师宋涛发布微博说:她是北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地人叫她朽木也能开花的“达达香”,来自大兴安岭的野生杜鹃,近年来遭遇疯狂的采伐,由于不会像草本植物那样迅速再生,已遭到严重破坏,网络销售品均为野生砍伐,没有人工培育机构。花朵孕育了生命,也平衡着地域生态环境,抵制野生杜鹃,从你我做起。呼吁大家爱花惜花也要取之有道。 很多网友很吃惊地留言表示,刚在花市看到过,而且很便宜。还有网友说,便宜是因为取自大自然,没有种植成本,不劳而获,并纷纷@自己的好友抵制购买,不能让片刻美丽毁了整个生态圈。 上半年网络商家就被令停售兴安杜鹃 记者也了解到,今年三月时,北方媒体就一直在进行“关注野生兴安杜鹃干枝网上滥卖”的系列报道,并向阿里巴巴反映很多店家在销售兴安杜鹃。4月时阿里巴巴要求淘宝商家全面停售野生兴安杜鹃等相关野生植物产品,对“大兴安岭杜鹃、达达香、兴安映山红、金达莱杜鹃、野生杜鹃、兴安杜鹃”等相关搜索词进行搜索屏蔽。并表示一旦发现有商家违规,平台会立即采取禁售、罚分、甚至关店的处罚。 记者猜测,估计因为这个原因,目前正值上市期,不少店家加注了“人工培育”和“自家种植”的字样来进行规避。 释疑 到底能不能“人工培育”和“自家种植” 专家说:成本和技术要求都高,个人无法实现 有关专家表示,兴安杜鹃是杜鹃花属的半常绿灌木,是大兴安岭分布的一种杜鹃原生种。兴安杜鹃一般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多见于山地落叶松林、桦木林下等。目前,兴安杜鹃在我国东三省及内蒙古境内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完达山脉及东部山区分布广泛,每年4月下旬冰雪还未消融时即开花,紫红色的花冠在山野沟谷中分外娇艳。 目前市面上被采摘的野生兴安杜鹃枝条至少要再经过7~10年左右的生长期,才能重新长出可以被再次开采的野生杜鹃干枝。如果被连根采摘,那破坏就是毁灭性的、灾难性的。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岳桦也曾对媒体说:“这种植物长得很慢,人工培植也需要很高的技术,对土壤、空气、湿度的要求都很高。据我所知,目前仅有省森林植物园成功培植出了人工兴安杜鹃花。”所以说,人工培植的话,无论成本还是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还没有私人园林企业能自家种植的,不然怎么可能一束40根只卖十几元钱。 南京中山植物园的专家也表示,兴安杜鹃这种北方植物应该无法在南方人工培植,南方夏天温度太高,北方植物扛不住。
中国互联网生产力成为全球共享红利 互联网在中国不是单纯的技术应用和工具支撑,而是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催熟了互联网新经济模式。无钱世界在中国变成了现实,电商销售成为消费时代的全球传奇,中国互联网大佬正在接替比尔·盖茨、乔布斯,成为全球新科技创富的新范本。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宣布,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2月3日至5日在浙江乌镇举办。本届大会将汇集400余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集中展示世界互联网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发布一批本年度全球互联网领域最领先的科技成果,包括阿里无人超市、远传智能机器人等。 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社会,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由此理解本届互联网大会的主题,可知其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了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的同频共振。如果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先进世界观,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则是中国参与铸造的先进生产力。 从互联网的发展历史看,中国不是技术的首创者,也不拥有世界上最强的软硬件技术,但是,将现实世界和互联网技术融合,促其蝶变为新的生产方式、产业模式和生活方式,中国现在走在了世界前列。 究其根本,中国有三重优势。一是政策优势,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已经形成了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弥补中国发展短板的政策主调。无论是现实世界发达经济体的治理经验、经济成果还是互联网新技术,在中国都可以落地生根,哪怕有些水土不服亦可在调整中入乡随俗。 二是人口资源优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网民和移动网民,这是互联网技术能够融合生活、生产并成为生产力的主因。 三是终端技术优势,中国也许不是世界上最具创新意识的国家,但却是利用和融合创新技术,使之在市场领域和生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的实践者。从智能手机到移动支付再到电商领域无不如此。 再看经济层面的大数据。“十二五”期间,中国互联网经济在GDP中占比持续攀升,2014年达到7%,占比超过美国。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更是达到22.4万亿,占GDP的比重达到30.1%,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达到了26万亿。“十一”黄金周,中国游客境外游600万人,中国式移动支付也开始流行全球。扫码支付的便捷性、接地气,会随着中国游客的足迹,成为全球主流的支付方式。刚刚过去的“双11”电商狂欢,真正成为超越国界的全球消费盛宴,从杭州到东京,从纽约到伦敦,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参与其中,全世界超14万个品牌投入1500万种货品参与了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遍及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 “双11”这天,中国电商销售总额接近3000亿元,超过很多中等国家全球的电商销售额。从“黄金周”到“双11”,中国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中国主导下的全球经济共赢。这也是中国的互联网生产力带给全球的贡献,中国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今年互联网大会的主题——“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互联网生产力可以改变人的生活,创新经济发展,完善产业结构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这是互联网的正能量。然而,如果在互联网设置技术壁垒,预设人为障碍,且以知识产权的名义将互联网视为技术禁脔或者博弈工具,网络空间不仅难以建成命运共同体,反而会黑客盛行、阴谋论不断,甚至会成为国际社会政治博弈和权力阴谋的手段。互联网如果无法形成正能量的生产力,就必然被负能量所污染。 携手共建网络命运共同体,中国作出了有益尝试。中国将和其他国家一道释放互联网生产力,共享方兴未艾的网络红利。
教育APP乱象频现坐等立法不如先提高门槛 日前有家长在网上发帖称,自家孩子在某款智能教育APP上的一些板块中灌水、发帖、聊天,完全找不到一丝学习的迹象,随后有记者根据家长提供的信息调查发现,这款APP可供选择的圈子数量超过100个,有供学习的高中、初中、小学等各种学习讨论圈,也有供阅读的“阅读角”等,也有“小学自拍交友”、“暗恋心事房”、“失恋治愈系”等圈子。这些圈子并没有明确的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的区分。 学习交流平台变为“互撩宝地”,App同学圈渐失原味。对此,有的平台辩解,各种圈子是用户自建,难以监管。监管部门似乎也没了办法,于是越来越多的学习APP在圈子上玩套路,打擦边球。 有专家指出,关于在线教育如何规范,教育主管部门无法监管的尴尬处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要有相应的立法。任何事情都需要法律规范,但立法要有一个过程,而且立法必须是在各项管理经验得失的基础才可展开。那么在相关法律出台之前,有关部门更要发挥行政管理能动性,不能坐等立法而放任乱象横生。 2000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对教育网站和网校进行管理的公告》,明确:“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举办冠以中小学校名义及面向中小学生的网校和教育网站,必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核准。”不能说中小学生的在线教育平台背后的公司基本都为“科技发展公司”就无须登记审批。因此,相关部门应从在线学习APP的开发推广阶段就应当设置门槛和机制,比如,对学习APP分级,有小学APP,中学APP,大学APP。如果平台管不好交流圈,那就必须关闭。只有这样才能倒逼平台通过科技创新来赢得市场份额。
|
原标题: 一周网眼 |
作者: 记者 叶 钽 整理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