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红机制”应对低票房电影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11月23日 08:36:23 星期四 |
自从2003年以来,中国电影保持30%的增长高速发展,2010年票房总额突破100亿元,2013年突破200亿元,2015年突破400亿元,今年突破了500亿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欣喜之余,也存在隐忧,淘票票专业版APP显示,2017年共有466部电影上映,其中国产片的比重超过90%,而进口片占比不到一成。在已经上映的电影中,不乏票房“百元户”、“千元户”。例如,《故乡面参花情》票房总收入169元;《嘻哈英熊》票房总收入255元;《我的舞林江湖》票房总收入550元;《村长相声哥》票房总收入1205元;《水神娃》票房总收入1518元;《商界》票房总收入3311元;《无法触及》票房总收入3479元,等等。 面对这些数据,不妨冷静分析分析。从总量上来看,国产片与进口片的票房比例平分秋色,但实际上,进口片上映的数量远远低于国产片,只有1成。这种现象说明极少的进口片就占据了一半票房,说明进口片的质量远远高于国产片。在500亿票房收入中,《战狼2》总票房56.79亿元,占总票房比11%。这也侧面说明我们大部分国产片的票房收入还不高。 众所周知,拍摄一部电影,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电影审核也需要通过不少环节,电影从拍摄到放映,肯定要经过一个很有秩序的管理过程。为什么要经过这样过程呢?就是为了保证电影的质量,就是为了让电影成为市场的赢家。但是,却依然出现了“百元户”、“千元户”电影,是为什么? 不要责怪电影观众的欣赏水平低,你可以说某个电影观众欣赏水平低,但你不能说整个电影观众群体欣赏水平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要责怪电影市场不成熟,你可以说某个地方的电影市场不成熟,但你不能说整个电影市场不成熟,市场只相信质量,不相信抱怨。 我们更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电影工作制作者,我们对电影质量的审核管理部门。出现了赔本赚不到吆喝的电影,应该引起这些人的反思,或者说,这些人应该脸红,为什么咱的电影,观众不喜欢。为何这部观众不喜欢的电影能够通过部门审核,进入市场? 所以,不妨启动电影考核的“脸红机制”,对那些效率低的电影进行追责,追责审核部门为何通过了这个电影,应该反思经验教训,应该制定出审核电影的改进措施;追责电影制作者为何制作出如此没有效率的电影,让其反思出工作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效率不高的电影成为一个“教材”,让工作人员汲取教训,促进电影质量的提升。 中国电影事业发展快,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我们不能被发展冲昏了头脑,我们必须保持冷静,面对电影票房的“百元户”“千元户”要脸红,面对进口片一成占到一半的票房要脸红;面对《战狼2》一支独大要脸红。通过脸红反思我们的工作弊端,提升我们的工作质量,让中国电影的整体质量迅速提升上来。
|
原标题: “脸红机制”应对低票房电影 |
作者:记者 叶 钽 整理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