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平台“战争”愈演愈烈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9月22日 09:00:12 星期五 |
微博头条“相互封杀” 在与知乎擦枪走火之后,今日头条的内容攻势,引发另一家内容巨头的应激反应。微博近日宣布,未经平台同意,自行授权、允许、协助第三方非法抓取已发布的微博内容,是不能允许的。在这背后,则是头条禁用微博账号登录以及在用户授权情况下抓取微博内容的“八面玲珑”。 上个月,微博方面称,今日头条在微博毫不知情、并未授权的情况下直接从微博抓取自媒体账号的内容,鉴于其行为性质严重,微博先行暂停了第三方接口,并表示将会依法维权。 而在上周,今日头条称将于近期停止提供新浪微博的账号服务,用户的个人数据要想保存,需要尽快绑定手机号。而新用户用微博登录今日头条的接口早已不能使用。 随后微博修改了用户协议引发争议,被不少用户认为,微博试图掌控微博内容的版权,禁止作者发布到其他平台。但这一说法遭到微博否认,微博方面强调,版权始终属于用户自己,用户可以自行发布到其他平台,但拒绝第三方平台擅自运用技术手段抓取微博内容。 你来我往的交锋背后则是犬牙交错的内容战争,涉及登录权限、用户授权、自动抓取甚至独家非独家等复杂的版权和技术争议。 移动资讯近些年大行其道,平台UGC模式备受推崇,以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创作平台成为自媒体和网络大V生产、传播内容的根据地。但由于个人喜好和激励政策的不同,多数创作者拥有比较钟爱的首发渠道,而当其他平台招揽这些创作者时,通常采取分红诱惑和技术辅助等方式,降低创作者转移平台的门槛。 比如在主流APP之间通用的第三方账户登录措施,新兴产品为了降低用户注册门槛,通常会调用微信、微博、QQ等成熟社交产品的账号系统,让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微博账号登录使用今日头条的产品和服务。 但随着产品彼此之间业务竞争的加剧和实名化的要求,这种账户打通并非长期稳固关系,上述今日头条暂停微博账户登录就是例证。 而对于自媒体群体来说,平台之间内容自动抓取则是降低创作门槛的重要技术途径。但这一便利也随着平台竞争的加剧逐步关上大门,这就是微博禁止用户单方面授权头条技术抓取的原因。 有业内人士分析,跨平台同步或者自动抓取,是内容平台早期竞争策略之一,一直是把“双刃剑”,无论抓取者还是被抓取的平台,“占据更多的内容资源”是惟一目的,技术始终会配合战略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只是内容平台的法条纠葛,不久之前,华为与腾讯的数据争议如出一辙,华为在某款实验性产品中,以获得用户授权的名义,单方面抓取微信聊天内容,遭到腾讯的激烈抗议。 有法律专家认为,UGC平台创作模式,创作者与平台并非雇佣关系,这导致作品的版权归属一直存在争议。鉴于自媒体等创作者数量众多,即便有独家或者首发协议,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具备严格执行的现实意义。除非是头部重点创作者,通常情况下,长尾创作者仍然跟着补贴、分成等收益政策,在各家平台之间游走。 但无论如何,平台对创作者和内容的争夺已经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从悟空问答(今日头条旗下问答社区)挖脚知乎300大V,到微博头条互相封杀,内容平台的战争愈演愈烈。 |
原标题: 内容平台“战争”愈演愈烈 |
作者: 网络编辑:卢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