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感染“腐败病毒” |
http://www.tlnews.com.cn/ 2017年06月15日 09:10:44 星期四 |
《人民的名义》热播,剧中“小皮球”花15元钱向球队队长买替补队员身份的剧情,不少人都印象深刻。剧本源于生活,校园“腐败”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少。 笔者上小学三年级的小表弟,买零食“贿赂”班里的纪律委员,当家长批评他时还振振有词:“他可是班干部,有次自习课我跟同学讲话,他就向老师告了状,可是另外一个‘聊天大王’,就因为关系好,纪律委员从来不打小报告,所以我也得赶紧跟他搞好关系。”班干部是要充分发挥榜样力量的,不少孩子看到的不仅是班干部身上的优点,还有他们手中的“权力”。 孩子的所作所为源于后天习得,说到底就是耳闻目睹所致。孩子的世界不纯净,也是因为成人的世界存在问题。“花钱托关系”“给好处才办事”等是很多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事指南,有些家长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谈论或者直接进行这样的“交易”。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里,孩子怎能不耳濡目染?在价值观还未形成或者正在形成的年龄和阶段,很容易导致“腐败病毒”植入孩子的心灵。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校园本该是最干净的育人场所,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如果学校也成为“腐败病毒”的发源地,难以想象将来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要改变这种现象,最关键的是要杜绝社会腐败,除了要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进行反腐败斗争,还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营造清明健康的大氛围,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家庭生活中,我们要传承自强不息、见利思义、清正廉洁等传统美德,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孩子区分真善美和假丑恶;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和管理的职能,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精神世界的培养,在激浊扬清中重塑公平、公正的校园氛围。 |
原标题: 别让孩子感染“腐败病毒” |
作者:俞小亚 滕晶晶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