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桐庐风光 水碧山青画不如 |
http://www.tlnews.com.cn/ 2012年11月12日 08:58:44 星期一 |
奇山异水 如诗如画
位于富春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的桐庐,不仅富春江、分水江两江穿越全境,大奇山、瑶琳两座国家森林公园层峦叠翠,而且拥有“全国诸洞冠”瑶琳仙境、“地下第一河”垂云通天河、“药祖圣地”桐君山等众多山水、人文景观,宛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我县是山区型城市,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气候条件。走进桐庐,遍地青绿,随处可感受到绿的存在,满目苍翠的绿,沁人心脾的绿,铺天盖地的绿。而雨中的富春山水更别有一份姿色,细雨似漫天垂下的一卷纱帘,纱帘后的山在雨中朦胧起来,雨洗淡了山的青黛色,不经意中淌入溪水,水便更绿了。青山如黛,江水碧绿,演绎出青山与绿水、绿境与人文相融相合的和谐乐章,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和谐画卷。 站立城中放眼望去,远处是连绵的山,郁郁葱葱的树木将其染成青黛色;近处的水,不似山涧小溪那般涓涓细流,也不似湖泊那样柔和、恬静,更不像江海气势夺人。 “药祖圣地”桐君山位于富春江、天目溪汇合处,兀立江边,与县城仅一水之隔,两水交带,一峰突兀,如翠玉浮水,梁启超赞之为“娥眉一角”。桐君山巍然矗立,陡峭、庄严,山并不高,却以地位和形势取胜,兼有山和水的佳趣。清早起身,沐着袭人的凉意,登上桐君山,前面极目无垠,原野如绣,弥漫着氤氲层云;背后是绵延的山脉,步步拾级;而两面临水,底下是一江粼粼的清流;天连水,水连天,交接处正是这座座秀美山影,浓蓝夹翠绿,深深浅浅,像是刻意雕琢而出。 清文学家严懋功言:“自古名胜以钓台命名繁多:陕西宝鸡县渭河南岸之周吕尚钓台;山东濮州之庄周钓台……然均不及桐庐富春山严子陵钓台。”位于县城城南15公里的富春山麓,沿江高阁连亘、粉墙黛瓦、飞檐翅角,一片古朴的建筑,这就是严子陵钓台。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但是,如果再向前多跨一步,会更惊喜地发现,还有一条秀丽清澈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在青翠的群山间,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富春江,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富春江以水系为主体,融合众多飞瀑、雄奇岩峰、古老村落,有山有水,水中有山,水行山中,山绕水生,群峰拥翠。江上景色四季宜人,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艳春、“两岸绿树凝滴翠”、“翠色随人欲上船”的夏景,“一江流碧玉、两岸点红霜”的秋色,还是“诸山皓然”、“寒江独钓”的冬天,都自有一番醉人的魅力,可谓是“水碧山青画不如”。古往今来,无数游客为这秀山丽水所倾倒,留下了数不尽诗篇、画卷和美丽传说…… 南朝梁代文学家吴均的《与宋元思书》写道“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唐朝诗人韦庄盛赞桐庐是“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元代画家黄公望还以富春山水为原型,创作了闻名于世的《富春山居图》,历代文人墨客对我县山水的描绘,足以见证如诗如画的富春山水令人陶醉。 |
作者:记者 黄明芳/文 黄强 /摄 编辑:华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