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料加工产业托起农村妇女“共富梦”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7月05日 10:28:45 |
本报讯(记者 邓晓忠)“早上8点过来,下午5点回去,走路来回全程不到2分钟,时间很自由,工作也比较轻松。”日前,在新合乡新合村文化礼堂,67岁的村民何水凤一边忙着包装袜子,一边欣喜地谈论起家门口的这份“新”工作。 2021年9月起,该村文化礼堂在新合乡红色娘子军公益组织的大力“张罗”下成为一处来料加工点,专门从事袜子精包装工作,吸引了村里10多名妇女在此工作。 “在这里上班的都是左邻右舍,大家可以聊家常,平均每天能赚100元钱。”何水凤笑着说,这份工作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报酬按件计算,上班时间灵活,是村中不少中老年妇女家门口工作的首选。 除了在村文化礼堂设置来料加工点,还有不少村民直接将产品带回家进行“居家办公”。 “两个人一天能赚100多元,比下地干活要轻松许多。”在新合村雅坊自然村村民赵雪芬家中,夫妻俩虽然都年过古稀,可干起袜子包装却一点儿都不含糊。他们坦言,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空闲之余赚点生活费也挺好的。 “新合村的妇女老人比较多,占总人数的80%左右。平时她们大多忙着料理家务或者照顾孩子,基本没有机会外出打工赚钱。刚好我们团队队员有诸暨袜业公司的客户资源,为此,我们从中牵线,促成了双方来料加工的合作,给村里的妇女老人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谈及创办袜子包装来料加工点的初衷,新合乡红色娘子军公益组织负责人钟建群介绍,目前,全村共有50余人从事袜子包装工作,所有人的月工资加在一起有近10万元。 来料加工产业托起农村妇女“共富梦”。新合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多在当地是一种普遍现象,新合村来料加工的模式很好地破解了该难题。下一步,该乡将在全乡范围内大力推广来料加工,同时通过政府引导,统一建设固定场所,进一步规范化、规模化推进来料加工,让更多农村妇女老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
原标题: 来料加工产业托起农村妇女“共富梦”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