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大法官”硬核操作为民解忧 |
http://www.tlnews.com.cn/2020年06月05日 08:39:32 |
原告拿着“假材料”起诉 法院反而帮了一把 “小镇大法官”硬核操作为民解忧 原告拿着“假材料”起诉,法院反而帮了一把。日前,我县“小镇大法官”一顿硬核操作,切实帮助小张父子解决了难题。 原来,今年5月,县法院分水法庭接待了一位当事人小张。小张向法院提交了一份诉状,说周某向自己借款3万元,却没有按期归还,因此前来起诉。 拿到小张的起诉材料后,法官立即起了疑心。“小张说出借3万元,却没有借条,也没有任何转账凭据,确实有违常理。况且,小张手中的证据就是几份微信聊天记录,根本无法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带着疑问,法官详细询问了小张。起初,小张支支吾吾、含糊其辞。后经过法官耐心释明法律,小张终于说出了事情原委。原来,小张是将自己名下的两张信用卡给了朋友周某供其透支。 原本,小张因虚构事实理由起诉他人,法院可依法不予受理,且应根据其行为的轻重对其作出处罚。然而,该法官直觉故事好像没有那么简单。 在与小张交流时,法官还发现,小张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法官起初以为是小张做贼心虚,但为彻底查明事实,其又电话联系了小张父亲老张。经过与老张一番交谈,法官了解到,小张在智力上有一定障碍。 待老张来到法庭当面说清楚后,法官才得知事情真相:2019年下半年,小张在一家网吧打工时,与周某成为“朋友”。在接触中,周某发现小张智力存有问题,便利用这一点,教唆小张办理信用卡,再“借走”并透支使用,供其个人挥霍。周某说,年底前会帮小张还上欠款。直到2020年初,小张也没有等来周某的还款,却等来了银行的催款通知。小张催促周某还款,周某却打起了太极。无奈之下,小张才来到法院起诉,于是有了拿着“假材料”起诉的一幕。 按照常规,法院应“到此为止”,原告可以回去补充证据材料或向公安机关报案。然而,本着司法为民宗旨和矛盾纠纷处理“最多跑一地”原则,法官辗转联系到了周某,并告知其利害关系,要求其到法院处理,并对其欺骗小张、透支他人信用卡的行为进行了严厉训诫。周某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场与老张父子达成了还款协议。 协议达成后,法官告诫周某,今后务必遵纪守法,切莫因“小聪明”最后身陷囹圄;同时,法官也对老张加以教育,要求其对小张加强监护,避免重蹈覆辙。 |
原标题: “小镇大法官”硬核操作为民解忧 |
作者:通讯员 童法 记者 邓晓忠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