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县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
http://www.tlnews.com.cn/2019年12月23日 08:49:39 |
本报讯(记者 钱晶 通讯员 陈弟伟)日前,我县印发了《桐庐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全年生活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实现“5个全覆盖”、“4个100%”,资源化处置达到“2个50吨”,示范创建达到“5个10家”。 所谓“5个全覆盖”、“4个100%”,即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公共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城市管理重要道路分类收集运输垃圾不落地全覆盖;生活垃圾分类居民知晓率达到100%、党政机关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100%、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率达到100%、分类处置率达到100%。 而“2个50吨”与“5个10家”,则指我县全年生活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置量提升50吨/天,其他垃圾入厂焚烧量减少50吨/天,各乡镇(街道)园林垃圾、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省市指标;全面开展乡镇(街道)达标创建活动,实现“5个10家”示范创建目标,即全年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机关、示范学校、示范村(社区)、示范小区、示范企业各10家。 为此,我县将全面推进“四分法”垃圾分类,强化日常督导巡查,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 在居住小区,我县实行“撤桶并点”的方式,配置标准化的垃圾厢房,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同时合理设置再生资源收集点,收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制度,每日定时定点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对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记录、评分、分析,对不符合分类投放要求的行为进行指导、劝告,并向物业、村、社区和相关部门报告;非高峰期间撤桶关房,确保分类投放过程全程监管。而在单位、公共场所将实施垃圾强制分类,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完成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银行等单位的垃圾强制分类推进工作。 同时,建设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接入“城市大脑”,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手段,整合分类回收、积分兑换数据和收运处置信息,实现垃圾分类管理信息化、设备管理智能化,推进数据实时采集、精准分析,为管理、执法提供数据支撑,确保分类信息可追溯、收运处置全透明。此外,还将健全回收处置体系,在深化前端分类的同时,对各类垃圾严格落实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处置,提高回收利用率,杜绝混收混运。 |
原标题: 2020年我县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 |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