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让快递越转越快 |
http://www.tlnews.com.cn/2019年11月12日 08:46:06 |
11日0点06分,当“剁手族”正抢着“买买买”时,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申通上海转运中心内,150余名操作员正挤出时间在食堂忙着“吃吃吃”。从当晚8点到次日早晨4点是他们的夜班作业时间,0点到0点40分则为夜宵时间。 从10日晚8点开始,申通上海转运中心内已经人头攒动,500余名操作工在集中动员后分班组进入9条流水线作业,抓紧清空余量包裹,为“双十一”海量包裹的到来腾出空间。据转运中心负责人介绍,“双十一”当天将有两千多吨、400多万件包裹进入中心。而随着流水作业的机械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从进入中心到离开中心,“包裹不落地”已经成为申通各大转运中心的常态。 熟悉快递业的人都知道,网点上门取件、网点到城市转运中心、发货地转运中心到收件地转运中心、转运中心到网点、快递员上门派件等是普通包裹的必经流程。不难看出,转运中心是让快递“跑”得更快的重要枢纽。 “三通一达”近年来持续加大转运中心建设提升力度,切实打好人、器、技等方面的组合拳,不断激发加速度。从10日晚8点到11日晚6点,记者蹲点申通上海转运中心,详细了解第11个“双十一”期间转运中心的服务保障情况。 11月来到之前,申通快递全国各地的60余个大型转运中心已经全面完成提升改造,产能建设投入超过15亿元,产能提升超1倍。从2016年投入使用的申通上海转运中心面积将近50亩,“双十一”期间,有1000余名操作人员轮流奋战在一线,每日有千余辆运输车进出,18个卸货口将始终保持高效运转状态。 11日上午10点,经过一夜忙碌的转运中心内满是大战前的安静,维修工人正抓紧时间保养“三合一”计泡仪,确保安全生产、高效作业。从11日中午12点开始到16日凌晨,计泡仪将进入连续作业状态。 与进入战斗状态的快递小哥一样,申通上海转运中心的“娘子军”同样精神饱满。11日凌晨,来自钟山乡子胥村的陈惠平正在崭新的包装袋上填写信息,提前为装货节省时间。从2007年入行以来,她见证了“双十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蝶变。 与陈惠平相隔不远的卸货口,一组组扫描员正忙个不停。她们眼疾手快、精细准确的业务水平,用“不让须眉”来形容也不为过。 当然,“娘子军”最常见的还是客服部。来自桐君街道的王梦恬今年22岁,在申通上海转运中心就职半年多。这个“双十一”,她的战友从原有的30多名增加到了60多名,而且工作时间也将有所延长,就是为了给更多客户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从往年数据来看,“双十一”期间,每人每天将接通500个左右的服务热线。 从11日上午9点到下午1点半,申通上海转运中心已处理100吨“双十一”包裹。操作员黄琦森介绍,第一波高峰将在晚上6点到来,往后几日的日处理量将达到3000吨。而来自安徽的赵先芳是位老司机,加入申通也有四年了。中午12点45分,他从江苏昆山出发,在75分钟后到达申通上海转运中心,开启了今年的“双十一”战斗模式。平常日子,他基本上一天跑一个来回,“双十一”期间将全力出击,用他的话说就是“能跑几趟就跑几趟”。去年高峰期,他曾一天跑三个来回。 夜幕降临,硝烟四起。11日晚6点多,当一辆辆厢式货车、半挂车应接不暇地进入转运中心,当传输带的转动声、快件的穿梭声不绝于耳,当一个个包裹经设备自动分拣后被迅速传送到对应的格口……第一波高峰正式来临。 要在从前,人工分拣是快递行业最原始的业态。在没有智能设备的年代,分拣员挤在流水线边,所有快递都得经过熬得通红的双眼的检验。“以前快递行业都是用人搬出来、扛出来、抬出来的,靠的是人海战术。现在自动化改变很大。”申通上海转运中心负责人汪秋贵生动地表示,如今,大多数转运中心都引入了分拣机器臂,每个机器臂对应一个区域,货来了,是自己的就扫掉,不是自己的就放过,留给后面的同伴。 灯火通明的转运中心,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可循环利用的环保袋。在提前备好环保袋的基础上,这个“双十一”期间环保袋循环使用将超过1000万个。相比于一次性编织袋,新的环保袋还具有防水耐磨、降低破损、节约成本、适应自动化分拣等诸多优点。 (记者 滕晶晶 吴 超 文/摄)
|
原标题: 争分夺秒让快递越转越快 |
作者: 网络编辑:吴晓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