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大花园建设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http://www.tlnews.com.cn/2019年05月23日 08:21:01 |
将美丽生态转换为美丽经济 我县大花园建设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本报讯(记者 黄蓉萍)薄雾晨曦,富春江畔,漫步在滨水风光带上,树影婆娑,清新空灵,置身于此如屏障般将外界喧嚣悉数留在了彼岸。 滨水风光带(洋洲段)师法自然,让富春江从自然场地里流过,用长坡道营造不同的空间:儿童游客区、山水广场区、一二堤景观游步道等,是富春江绿道风光带建设的新亮点之一。此外,围绕打造“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全域大景区要求,按照“县城—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特色村”,形成了我县“覆盖全县、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从县域到镇街再到村庄的美丽全覆盖。 “打破空间的限制,冲破城与乡的边界,突破大花园建设的想象,从美丽出发一路衍生,期待美丽大花园成为桐庐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和重要底色,”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而这份期待也愈来愈多地在生活中上演着。5年前,分水镇小源村的孟宪有将手中的“魔法棒”一挥,让原先的养猪场变身“网红打卡地”——珊瑚岭乡村旅游度假区。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珊瑚岭的7D玻璃云桥试运营,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体验。可谁能想象,小源村曾是个200余家养殖场的养猪专业村,如今,珊瑚岭景区还引发了小源村招引的“葡萄串效应”,各类景区配套产业项目相继而至,如今已形成“一景八区”的旅游大格局。 以绿水青山为依托,桐庐正在推动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构建“1+N”的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做好规划好乡野、经营好乡业、激发好乡意、守护好乡情四篇文章,大力推进产业与旅游的融合催化,把生态资源变成生态资本,着力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升级版。 而在大花园建设的新步伐上,科学谋划空间开发格局被提到了重要位子。我县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融合衔接,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县城“东拓南优西联北改”,优化城市发展格局;以高铁新城为核心,推进“一带一路一新城”建设(即富春江绿道风光带、东兴路区块、高铁新城),进一步打开空间、拉开框架、提升城市承载力;并加快大通道、大枢纽建设,向上对接谋划湖州至杭州西与杭黄连接线、杭义温高铁,加快推进临金高速桐庐段、桐庐江南综合码头建设,启动杭黄铁路站新客运中心前期工作,并进一步优化内部交通,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构建内畅外快的交通格局。 规划引领下,在大花园建设过程中,不断实现了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的转换。在这方诗意栖居的土地上,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双翼并驱,让我县有气质更有内涵。“‘乐享’大花园人人都是辛勤园丁”,这是口号,更是实践。一方面,乡村振兴的实践,厚植了乡土内涵,鼓起了村民的腰包,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另一方面,我县也坚持机制的设计与创新,积极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大花园建设,创新诸多大花园建设桐庐模式,并首创“返本捐息”生态公益金模式,增强每位“园丁”获得感同时,也让他们直接参与到大花园建设,同频共振,共享时代发展红利。 如此,蜕变后的桐庐魅力有多大?桐庐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陆春祥在这里设立富春文学院和陆春祥书院;拥有颇高水准和影响力的日本大地艺术节也落户桐庐,原乡芦茨的民宿主大海更是说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对2018年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10个设区市、54个县(市、区)予以督查激励。我县的推进大花园建设成效明显,榜上有名。 青山悠悠,江水迢迢,我县大花园典型建设渐入佳境,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徐徐铺陈。接下来,在健全工作体系和加快推进典型建设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桐庐还将以典型建设为契机,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配套支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城市大脑”数字旅游产业平台、构建乡村振兴规划体系、“人人成园丁处处成花园”系列活动四大改革创新引领工作,系统提升美丽桐庐建设水平,积极为全省大花园建设贡献桐庐智慧和桐庐样本。 |
原标题: 我县大花园建设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
作者: 网络编辑:丁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