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正刚 在汇丰写下光荣与梦想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12月28日 08:28:56 |
编者按:有那么一群人,即使住着五星酒店,但怎么也睡不出家的感觉! 有那么一群人,纵然尝遍山珍海味,却怎么也吃不出健康的味道! 有那么一群人,虽然跑遍世界各地,但心中牵挂的总是故乡的山水! 有那么一群人,哪怕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一小时,却也抽不出几分钟来陪伴自己的家人…… 他们,就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家。 近日,我县评选出了20位“扎根桐庐坚守实业30年优秀企业家”,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创业、坚守实业,为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即日起,本报推出《风云桐商》栏目,采写企业家们艰苦奋斗、做强做大的故事。 12月25日,在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记者见到了公司的董事长倪正刚,声音洪亮的他正和车间主管商量着下个月的生产计划。 30多年了,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每天6点起床,8点准时来到公司,到企业的各个车间里了解生产情况。正是对事业孜孜不倦的执著追求,让他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活力,将一家小小的农药厂发展到注册资本达一亿元的集团公司。 公司的前身是国营桐庐农药厂。1976年,退伍回家乡的倪正刚进了桐庐农药厂,当时这是一家累计亏损近30万元的全民所有制小企业。倪正刚从发酵车间的一名普通工人做起,凭着自身努力,到1983年3月被任命为桐庐农药厂的厂长,当年盈利突破百万元大关,创造了企业的第一次辉煌。 然而正当全厂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市场突变,企业面临重大危机。1984年开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药市场出现周期性低谷。 “当时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药采购体制实现了重大变革,原本农药被核定为救灾物资,国家要求商业部门(原供销社、农资公司)必须按计划储备,而经济体制的改变将农药转变为一般物资,商业部门的‘储水池’功能已荡然无存,对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销售链的突然断裂,让企业陷入恐慌,但我们仍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越挫越勇继续生产,虽厂里货物堆积情况严重,但适应了农药市场的转变,销售链在坚持中渐渐步入正轨。随后,我们还完成了迁建厂区的任务,汇丰也正是在一次次的困境中逆境而生。”倪正刚回忆道。 正是倪正刚冷静地分析,准确地判断,让企业突破重围。后来发展的数十年里,每每公司遇到生产不正常的时候,包括科研等方面的棘手问题,他常常蹲在厂里一周甚至十几天不回家,直到问题解决。 记得有一年梅雨季节,发酵车间遇到染菌问题,技术人员采用许多方法都不见效,倪正刚当机立断住进了车间,召集技术骨干,不眠不休查找原因、解决问题。“因为睡眠不足每天都会头疼,只能靠喝咖啡来提神。以免打盹时睡过头,我不停喝水,有了尿意自然就会醒,这样就不会耽误观察。”倪正刚笑着说,喝咖啡、喝水,是他的提神“法宝”。 虽然困难重重,但倪正刚从未想过放弃。井冈霉素是汇丰与其他“三厂一所”共同研发出的一款农药,随后全国有30多家厂,其中浙江就有6家生产井冈霉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市场的一次又一次冲击中,其他生产井冈霉素的企业一一转变方向,只有汇丰还在坚持,继续在这一领域深耕细作。 他一直保持着为人低调,艰苦奋斗的作风,大力开展挖潜降耗增产增效等活动,千方百计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在职工中树立了威望,在市场站稳了脚跟。到目前,企业生产的井冈霉素已达到了市场占有率的80%。 基于在生物农药领域的过硬口碑,汇丰先后获评“浙江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优质产品”“向欧盟市场推荐产品”等等,这都是对倪正刚最好的肯定。 “企业家也要有匠心精神,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到底,做好、做精,不能好高骛远更不能半途而废。”倪正刚坚定地说。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30多年过去了,青丝染成了白发,但不变的是,倪正刚依然意气奋发。“不忘初心、坚守实业”,是倪正刚的座右铭,也是所有汇丰人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倪正刚愿意用一生来成就汇丰人的光荣与梦想。 (记者 何晓) |
原标题: 倪正刚 在汇丰写下光荣与梦想 |
作者: 网络编辑:吴晓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