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别样年味(下) |
http://www.tlnews.com.cn/ 2018年02月24日 08:28:31 星期六 |
三 ![]() 畲族人民过春节也很热闹。 在莪山畲族乡,他们将新年叫过年,除夕之夜叫州晚。这一天,家家要贴红,人人着新衣。他们的团年饭和汉族可不一样,州晚只吃一部分,然后其余部分都放在谷仓里,锁好,元宵过后再取出,称为“有吃有余”。不仅如此,户户人家的火塘里还要煨着大柴火,而且必须从除夕一直焖到初一,叫“隔年火”,取“来年火红发财”和“火种延续,子孙旺盛”之意。 畲族人民过春节最有特色的就是对歌。对歌是新年期间最大的活动,搁以前,这儿不管谁家来了客人,全村寨子都会热情相迎,举行对歌。如是女客,男的对歌;如来的是男客,则女的对唱。有的要从天黑唱到天亮,有时碰到对手,一唱就是两三个晚上。来客如是孕妇或抱婴孩的妇女,则不找她对歌。 只是现在,还按照老传统过新年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了解畲乡新年,更多的还是从那些过去的故事、留痕的文字里。 比如,初一这一天,妇女一听到爆竹声,就会争先恐后地赶到井边“新水”,然后回家煮线面做早点,预祝全家平安长寿。孩子们则跑到竹林里“摇毛竹”,因为摇了毛竹,孩子就会像竹笋一样茁壮成长。再比如,农历正月初二开始,畲族人民要集体上山围猎;正月初五“开年驾”(送年),家长要领着小孩到处打扫,打扫完后,全家喝糖茶,预祝年年有余;正月初八,是畲族祭始祖盘瓠的日子,同祖同姓的男女老少,聚集祠堂举行祭祖会。 当然,畲族春节禁忌也甚多,如正月初一不能洗衣,不能动刀,不能打骂人,不能在井中打水,好让“井妈”安静休息一天。如果小孩失手打破碗碟,要说“岁岁(碎碎)平安”或“落地开花”“碗豁嘴大富贵”之类的吉语。 船民过春节也有自己的风俗。 旧时,农历十二月二十后,船家就停止营运,陆续回到各自的坐埠地,预备年货,准备过年。除夕前,各船家都要把船洗得干干净净,张贴红纸,在桅杆顶端贴“大将军八面威风”;舵门前两侧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顺风梁上贴“顺风大吉”;在舱内有意把“福”字倒贴,意味“褔到”了;船舷艉挂着红绿纸剪成的“长年纸”,意在常年万事如意;船头及船尾,放着贴有红纸的青柴,尊称“青龙吉庆”。 除夕夜,船家都要将船撑到一定的地方去停泊,称“停桩”。于是本埠船一条条的停在放马洲上,颇为漂亮、壮观。停桩之后,船上人家摆上祭品开始祭神、祭祖,全家围坐吃年饭,谓“享年福”。这一晚,最忌小孩说不吉利的话,所以做妈妈的用草纸先擦小孩子屁股再擦小孩子嘴,意在即便说错也童言无忌了。到子时,船主就要悄悄起床,洗净双手,拿着祭品,去船头迎接“灶司神”降临。 大年初一是妇女一年中最“享福”的日子,饭菜都由男人来做,早餐吃糖年糕,以应“年年高”。饭后开始动桩,先鸣炮三响,由长者拔篙,将船撑回到原埠停泊好后,持香向四周朝拜,以求江神保佑一年平安无事。祭毕,家人方可上岸娱乐,船主则首先要到茶店吃店主已放有两粒橄榄的“元宝茶”,意在新年一早吃进元宝好发财。 可是,如今船上人家都陆陆续续上岸了,这些年俗也鲜少保留着。只偶尔能在年长的船民的回忆里听到。 |
原标题: 体验别样年味(下) |
作者:记者 何妤/文 记者 黄强 单佳铭 通讯员 邵水娟/摄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