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社会治理架构体系 发挥智慧治理核心作用 |
http://www.tlnews.com.cn/ 2018年01月15日 08:46:09 星期一 |
围绕工作大局 服务中心保障有力 2017年3月,县智慧治理中心立足自身实际,对接县委组织部工作需求,为保障全县各行政村(社区)换届选举顺利推进,依托海康威视的萤石互联网监控平台,在各固定投票点安装萤石摄像系统,共安装500余个。旧县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个系统装了以后,不仅可以第一时间知道现场的情况,政府监管部门也能通过这个监控看得一清二楚,没有一点猫腻。”县委组织部相关科室负责人认为,此次监控系统的安装,也赢得了基层群众的认可,客观、公开的换届选举,让百姓更放心,让换届更顺利。 相关部门表示,这为换届选举中的证据固定、实时指挥、动态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组织、纪检等部门对村(社区)换届选举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全程纪实、全程督导”,为肃清选举风气、推动换届选举进程保驾护航。 在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县智慧治理中心实施的智慧出行管控系统也发挥了科技实力,进一步规范城区道路的行车秩序,整治路边违法停车的交通违法行为,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完成50套违法停车自动抓拍系统、6套不礼让行人自动抓拍系统,对城市道路上的机动车违法停车、不礼让行人等行为进行取证。中心建设运营科负责人表示,这套系统自去年8月以来已抓拍不礼让行人行为22819次,完成抓拍违章停车行为18843次。此外,助力无违建县创建活动,配合县拆违办定期执行无人机扫描,发现违建线索任务4次,对个别乡镇(街道)和城郊接合部进行空中排查。 以县长公开电话12345和百姓热线967000为主,县智慧治理中心成功实现“资源整合、统一入口、一门受理、一站分流”。该中心注重数据的分析研判,2017年以来受理话务总量为87262次,与上年同比增长4.3%;着力推进知识库扩容,全年更新各类信息1.9万余条,现知识库共有信息4.2万余条。全年共编发信息受理分析月报12期,重大事件信息分析简报5期,对大数据在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上的应用及价值进行挖掘,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县智慧治理中心对接县公安局工作需求,在县域重点场所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建设微信举报平台等实现了接收群众上报线索、面向群众征集相关案件线索及逃犯辨认等三大主要功能。自2017年6月该系统上线以来,微信举报平台共接收市民举报线索151条,发现赌博窝点10余处,捣毁涉黄场所2处,掌握违法线索20余条;此外,还将200余家二手店(包括金器、数码、电瓶车等)纳入阵控平台管理,目前已采集1361条二手交易数据,发现可疑线索20余条。 此外,平台主动承担全国文明城市话务服务、“最多跑一次”预约咨询服务、“防汛抗洪、黄金周安保”县应急办值守电话接听任务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思路和要求,强调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同时明确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因此,县智慧治理中心的任务将更为繁重,作用将更为凸显。为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将中心打造成为我县社会治理的晴雨表、维护稳定的调度室、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政府决策的研判器,为建设山清水秀民富县强的美丽中国桐庐样本发挥应有作用。 保障固本强基 实现“真下沉” 县智慧治理中心全力推进村社“全科网格”建设,计划搭建“信息化平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社会化监督”的村社工作新模式。 建立“三领一积分”机制,推行一般治理工作任务党员认领制、重点治理难题干部带领制、多部门联动事件牵头单位申领制、民生服务平安创建群众参与积分制;出台网格员考核文件,提高专(兼)职网格员积极性;深化村组融合,发挥网格平台作用,探索以网格志愿服务机制取代小村聘用管理机制,逐步推动村组财务与人员的深度融合;打造村社(网格)最强支部,发挥网格党支部在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中的政治功能;完善全科网格信息系统,发挥数据展示图层化,数据关联精准化,数据统计地图化,数据管理网格化,网格考核信息化等五大功能。 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各类人员素质水平,完善专业版APP功能,打造多元融合的全科网格人员,针对各条线上的业务内容,强化实战培训,针对各部门的业务操作向县级受理人员开展培训,丰富知识库建设,避免二次转办、提升直接办理率。 建立运作机制 实现“真联动” 明确机构职能。进一步厘清县级、乡镇(街道)和村(社)网格权责,明确机构设置、规范科室职能,尤其是县级平台,努力完善机构实体化运作机制,健全人财物保障制度,加强党员和工青妇队伍建设。 打造联动流程。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工作机制固化为操作办法,建立集成指挥平台,推动社会治理“线下”与“线上”联动。 建立应急机制。建立与乡镇(街道)、部门间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协调应急处置水平;严格落实值班工作制度,配齐配强值守人员;继续对基层值班工作进行督查,强化各级各部门应急值守工作。 组建考核专班。设立“大联动工作”督查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大联动及“四个平台”的督查考核工作。采用“日常督查”、“专项督查”“月度考核”、“年终考核”等形式全方位开展督查考核工作。 完善系统应用 实现“真整合” 完善大联动实战应用。县智慧治理中心将按照“真有效、真实用”的工作要求,事件交办流程清晰、高效,推动应急指挥平台、无违建系统、“互联网+监督”平台、防欠薪平台等各项大联动实战应用真正落地,使县内所有信息事件受理全部融入至大联动平台。 推进信息化建设项目整合。该中心将继续以原有省市四大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加快数据交换平台建设,结合“最多跑一次”,打通各部门的信息孤岛,加快便民服务平台线上应用,支撑平台线下服务,坚持社会治理应用导向,积极推动实战型大数据平台、三维地图、看守所信息化工程建设,继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安评工作,强化信息项目建设技术标准规范统一把关审查,建立数据共建共享机制。 深入打造“雪亮工程”,继续整合未被整合各部门视频资源,智慧治理视频联网二期接入管控平台;同时,政策引导社会视频广泛接入,实现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共享。 拓宽整合对象,逐步将人社、市监等公共事业服务热线和关系民生热线纳入平台统一运行,探索与纪委效能投诉电话并轨运行,真正构建完成综合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丰富内容方式,开发微信公众号、网站、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受理市民需求;健全运行机制,依据平台系统统计数据对承办单位办理工作进行月度、季度、半年和年度通报并报送承办单位及相关领导;出台统一的督查考核机制,与大联动及“四个平台”的督查考核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推动窄带互联网感知体系建设,大力应用于民生服务;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参与,扩大公共服务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形成政府、社会、公众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政务服务工作新格局。 |
原标题: 健全社会治理架构体系 发挥智慧治理核心作用 |
作者:记者 钱 晶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