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社会治理架构体系 发挥智慧治理核心作用 |
http://www.tlnews.com.cn/ 2018年01月15日 08:46:09 星期一 |
大整合 大联动 大治理 2017年,桐庐县智慧治理中心紧紧围绕“健全社会治理架构体系,运用大数据管理,打通社会治理大联动主动脉”这一目标,深入调研抓谋划,全力以赴抓进度,以“大整合、大联动、大治理”思路为引领,按照“真下沉”“真联动”“真整合”的工作要求推动“四个平台”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县智慧治理中心先后接待国内外考察团500余批4万余人次,涉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400多个城市,更有十余个国家的外国友人慕名而来。该中心先后获得中国美丽城乡教育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点、杭州市最具品质体验点40强、杭州市青年文明号、杭州市三八红旗手(集体)、杭州工商学院学生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负责实施的“互联网+社会治理的小县‘大’思路”工作被国家行政学院、人民网评选为2017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并在山东临沂、安徽合肥、江西南昌等地召开的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进会上,作为先进典型进行交流发言,将“桐庐模式”与“桐庐探索”传播推广。 优化运行架构 为提高社会治理实效奠定基础 县智慧治理中心通过前往上海、嘉兴、湖州等地学习,结合桐庐实际情况,坚持“党建统领、块抓条保、智慧联动、共建共享”四项原则,以“大党建”为统领,以“四个平台”为抓手,以全科网格建设为基础,以社会治理大联动为手段,以大督查考核为保障,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做强县智慧治理中心,依托乡镇(街道)“四个平台”,深化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形成县、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网格)三级联动的“王”字型运行机制。 做优顶线,强化智慧信息中心作用。“投诉电话的种类很多,虽然是件好事,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有些弄不明白,而且也记不住号码。”市民张先生是社区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有居民因为各种诉求来找社区反映,其中不少情况都是通过指导市民拨打百姓热线后得到顺利、快速地解决,而这也基于县智慧治理平台做深了“整合”文章。中心集成了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县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公共信息服务中心、数字城管中心的实战应用功能,打造了县级“智慧治理大联动”平台。 该平台以县长公开电话12345、百姓热线967000为基础,相继整合了环保、发改、农林、文化、广电、妇联、残联等44条部门热线,实现统一受理,联动处置和反馈。同时,整合信访局12345后台交办人员、百姓热线967000、数字城管受理交办人员整体入驻中心。 在人员整合的基础上,中心持续整合视频监控资源,深入打造“雪亮工程”。目前,已整合公安、交通、城管、环保等20多个领域的将近6000个视频监控,实现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共享。按照“四个平台”建设要求,中心对大联动系统进行了改造提升,建成了“桐庐县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分为门户网站、四个平台态势分析、事件受理交办系统以及全科网格管理系统四大块内容,实现对“四个平台”事件的统一受理、分派、处置、预警研判。 在此基础上,该中心积极推进县110社会(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与12345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并轨运行,明确运行具体实施方案和运行机制,制定工作流程,现已通过杭州市公安局、杭州市信访局检查验收,将作为“桐庐经验”在杭州地区推广。 做强中线,激发“四个平台”最大实效。县编办负责人表示,根据我县派驻机构与乡镇(街道)工作的实际融合度情况,按照全融合和高度融合两种模式,综合信息指挥室已经建设到位,并作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的大脑,统筹协调指挥四个平台开展工作。 县智慧治理中心以“机构派驻到位、力量下沉到位、管理运行到位、工作考核到位”为工作目标,不断加强各平台运行及交办事项办理的监督、检查,实现“受理、执行、督办、考核”闭环管理,明确国土资源、司法、综合执法派驻机构为全融合单位,环境保护、市场监管、交运(运管)等纳入“四个平台”的其它派驻部门为高度融合单位。 同时,按照“人随事转、应下尽下”的原则,城管、司法、国土等部门206名工作人员已全部下沉到位,逐渐理顺部门与乡镇(街道)的职责关系,强化派驻人员属地管控。中心进一步明确镇街级“四个平台”功能定位,实现对相关事件的受理、办理、派单、反馈、上报、抄告、回退等功能,实现在镇街层面智慧治理体系、监督考核机制的建设。 做实底线,夯实“全科网格”基层基础。手机拍照、上传照片、说明情况……如今,每一位网格员都有一部“专属手机”,在自己管辖的网格范围内一旦发现各类问题,就可以通过这部手机里安装的APP软件,及时反应问题,层层处理,真正发挥网格的作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眼下,网格已经不再只是地域上的划分,更是一张关系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全科网格”。 县智慧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村社级层面,中心探索建设全科网格管理信息系统,以网格为最小管理单位,以天地图为基础,以房屋为基准,以人为核心,将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物品、重点场所,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叠加,供乡镇(街道)进行数据采集、统计、输入、分析、定位,具有数据展示图层化、数据关联精准化、数据统计地图化、数据管理网格化、网格考核信息化等特点。 目前,我县已完成877个网格调整规范工作,按照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一长三员”模式,配齐877个网格长、946个专职网格员,共配备6240名网格工作力量。 打通竖线,畅通线上线下联动机制。按照“数据一次采集、资源多方共享、服务一门办理”的要求,建立信息采集、流转处置、督查督办、奖惩激励、指挥保障、会商研判、应急响应七大机制。通过统一政务投诉举报平台、全科网格(平安浙江专业版APP)、平安浙江公众版APP、数字城管、110社会(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其他途径投诉举报等途径,统一县内所有受理事件的渠道,通过县智慧治理中心平台自动分派至各职能部门或乡镇(街道)四个平台(综合信息指挥室)。 “各职能部门受理转办事件,处置办结结果会直接反馈至大联动平台。”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将事件转办、交办、分流至四个平台。四个平台落实处理并将结果反馈至“四个平台”或直接反馈到乡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最终反馈至县级平台,并通过督查督办、奖惩激励、指挥保障等机制保障运转程序正常运作,通过会商研判、应急响应机制进行重大、紧急事件的快速干预处置。于是,一个“王”字型运行架构就形成了,真正实现了县、镇(街)、村(社)网格的三级联动。 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 安评工作起步稳健 县智慧治理中心自运行以来,已建设完成视频监控联网一期、桐庐县政务云系统扩容、967000云呼叫服务平台整合改造、大联动信息系统、“书香桐庐”云阅读、网格员终端设备定制等15个项目的建设,目前均已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在建项目7个,滨水风光带(洋洲段)弱电工程、防欠薪平台、视频联网二期工程、桐庐县数据交换平台建设项目、“四个平台”提升改造等项目有序推进;现立项待建项目包括信息化基础平台、大联动实战平台、社会治理平台、视频联网平台四大主题应用等10个子项。此外,县智慧治理中心被批准成为浙江省和杭州市“国产密码技术保障信息数据安全建设”改革试点单位,经过多次与省市县密码管理局的深入讨论和项目论证,目前已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将于2018年1月投入使用。 2017年4月,县政府投资项目安防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安评工作办公室(安评办)就在县智慧治理中心,并牵头负责我县项目的安评工作。按照“四个同步”即与目标项目进行“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的原则,安评办对政府投资项目安全防范体系进行评估,从108个县政府投资项目中,排摸出55个项目为拟建议安评项目,并走访调研了19个单位。截至目前,安评办已完成28个政府投资项目的安评工作,递交的安评报告获得了各项目建设单位的认可,既避免了安防类信息化项目的重复建设,又推进了集成互联共享,发挥了大数据辅助管理的作用。 围绕工作大局 服务中心保障有力 2017年3月,县智慧治理中心立足自身实际,对接县委组织部工作需求,为保障全县各行政村(社区)换届选举顺利推进,依托海康威视的萤石互联网监控平台,在各固定投票点安装萤石摄像系统,共安装500余个。旧县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个系统装了以后,不仅可以第一时间知道现场的情况,政府监管部门也能通过这个监控看得一清二楚,没有一点猫腻。”县委组织部相关科室负责人认为,此次监控系统的安装,也赢得了基层群众的认可,客观、公开的换届选举,让百姓更放心,让换届更顺利。 相关部门表示,这为换届选举中的证据固定、实时指挥、动态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助于组织、纪检等部门对村(社区)换届选举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全程纪实、全程督导”,为肃清选举风气、推动换届选举进程保驾护航。 在我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县智慧治理中心实施的智慧出行管控系统也发挥了科技实力,进一步规范城区道路的行车秩序,整治路边违法停车的交通违法行为,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完成50套违法停车自动抓拍系统、6套不礼让行人自动抓拍系统,对城市道路上的机动车违法停车、不礼让行人等行为进行取证。中心建设运营科负责人表示,这套系统自去年8月以来已抓拍不礼让行人行为22819次,完成抓拍违章停车行为18843次。此外,助力无违建县创建活动,配合县拆违办定期执行无人机扫描,发现违建线索任务4次,对个别乡镇(街道)和城郊接合部进行空中排查。 以县长公开电话12345和百姓热线967000为主,县智慧治理中心成功实现“资源整合、统一入口、一门受理、一站分流”。该中心注重数据的分析研判,2017年以来受理话务总量为87262次,与上年同比增长4.3%;着力推进知识库扩容,全年更新各类信息1.9万余条,现知识库共有信息4.2万余条。全年共编发信息受理分析月报12期,重大事件信息分析简报5期,对大数据在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上的应用及价值进行挖掘,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县智慧治理中心对接县公安局工作需求,在县域重点场所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建设微信举报平台等实现了接收群众上报线索、面向群众征集相关案件线索及逃犯辨认等三大主要功能。自2017年6月该系统上线以来,微信举报平台共接收市民举报线索151条,发现赌博窝点10余处,捣毁涉黄场所2处,掌握违法线索20余条;此外,还将200余家二手店(包括金器、数码、电瓶车等)纳入阵控平台管理,目前已采集1361条二手交易数据,发现可疑线索20余条。 此外,平台主动承担全国文明城市话务服务、“最多跑一次”预约咨询服务、“防汛抗洪、黄金周安保”县应急办值守电话接听任务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思路和要求,强调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同时明确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因此,县智慧治理中心的任务将更为繁重,作用将更为凸显。为更好地推进各项工作,将中心打造成为我县社会治理的晴雨表、维护稳定的调度室、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政府决策的研判器,为建设山清水秀民富县强的美丽中国桐庐样本发挥应有作用。 保障固本强基 实现“真下沉” 县智慧治理中心全力推进村社“全科网格”建设,计划搭建“信息化平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社会化监督”的村社工作新模式。 建立“三领一积分”机制,推行一般治理工作任务党员认领制、重点治理难题干部带领制、多部门联动事件牵头单位申领制、民生服务平安创建群众参与积分制;出台网格员考核文件,提高专(兼)职网格员积极性;深化村组融合,发挥网格平台作用,探索以网格志愿服务机制取代小村聘用管理机制,逐步推动村组财务与人员的深度融合;打造村社(网格)最强支部,发挥网格党支部在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中的政治功能;完善全科网格信息系统,发挥数据展示图层化,数据关联精准化,数据统计地图化,数据管理网格化,网格考核信息化等五大功能。 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各类人员素质水平,完善专业版APP功能,打造多元融合的全科网格人员,针对各条线上的业务内容,强化实战培训,针对各部门的业务操作向县级受理人员开展培训,丰富知识库建设,避免二次转办、提升直接办理率。 建立运作机制 实现“真联动” 明确机构职能。进一步厘清县级、乡镇(街道)和村(社)网格权责,明确机构设置、规范科室职能,尤其是县级平台,努力完善机构实体化运作机制,健全人财物保障制度,加强党员和工青妇队伍建设。 打造联动流程。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工作机制固化为操作办法,建立集成指挥平台,推动社会治理“线下”与“线上”联动。 建立应急机制。建立与乡镇(街道)、部门间应急联动机制,提升协调应急处置水平;严格落实值班工作制度,配齐配强值守人员;继续对基层值班工作进行督查,强化各级各部门应急值守工作。 组建考核专班。设立“大联动工作”督查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大联动及“四个平台”的督查考核工作。采用“日常督查”、“专项督查”“月度考核”、“年终考核”等形式全方位开展督查考核工作。 完善系统应用 实现“真整合” 完善大联动实战应用。县智慧治理中心将按照“真有效、真实用”的工作要求,事件交办流程清晰、高效,推动应急指挥平台、无违建系统、“互联网+监督”平台、防欠薪平台等各项大联动实战应用真正落地,使县内所有信息事件受理全部融入至大联动平台。 推进信息化建设项目整合。该中心将继续以原有省市四大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加快数据交换平台建设,结合“最多跑一次”,打通各部门的信息孤岛,加快便民服务平台线上应用,支撑平台线下服务,坚持社会治理应用导向,积极推动实战型大数据平台、三维地图、看守所信息化工程建设,继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安评工作,强化信息项目建设技术标准规范统一把关审查,建立数据共建共享机制。 深入打造“雪亮工程”,继续整合未被整合各部门视频资源,智慧治理视频联网二期接入管控平台;同时,政策引导社会视频广泛接入,实现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共享。 拓宽整合对象,逐步将人社、市监等公共事业服务热线和关系民生热线纳入平台统一运行,探索与纪委效能投诉电话并轨运行,真正构建完成综合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丰富内容方式,开发微信公众号、网站、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受理市民需求;健全运行机制,依据平台系统统计数据对承办单位办理工作进行月度、季度、半年和年度通报并报送承办单位及相关领导;出台统一的督查考核机制,与大联动及“四个平台”的督查考核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推动窄带互联网感知体系建设,大力应用于民生服务;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参与,扩大公共服务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形成政府、社会、公众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推动形成政务服务工作新格局。 |
原标题: 健全社会治理架构体系 发挥智慧治理核心作用 |
作者:记者 钱 晶 网络编辑:俞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