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桐君山寺二绝 |
http://www.tlnews.com.cn/2018年05月20日 08:17:46 |
宋·苏辙 一 扁舟匆草出山来,惭愧严公旧钓台。 舟子未应知此恨,梦中飞楫定谁催。 二 严公钓濑不容看,犹喜桐君有故山。 多病未须寻药录,从今学取衲僧闲。 【赏析】: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进士,累官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著有《春秋集解》、《栾城集》等作品。 苏辙原本打算舟过严陵滩时谒严公祠,登钓台。无奈舟人临夜行船,等到天明已至桐庐,然望桐君山寺隐约可见,令人心生喜爱,于是乘小舟游览了一番,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这两首七绝。 在第一首诗中,诗人说道自己是“匆草出山”,也就是匆忙仓促之间乘舟夜行,于是便有了原题中的“谒祠登台”不得,而“远至桐庐”。这样,想来要去看看渴慕已久的严子陵钓台已是不可行了,“惭愧”之情也由此生发而来。可作为“始作俑者”的舟子还不明白诗人此刻的心境,可谓有恨“无人省”。回想已经发生的一切,仿佛都如梦中一般,被人催促至此地。或许正是远处静静等候着的桐君山寺在梦中召唤着诗人。后两句中,“未应”“恨”和“梦中”等词语,道尽了诗人内心因错过严公钓台而带来的无奈与遗憾。 第二首诗中,诗人清楚地认识到舟已行至桐庐,再也不见心中的严公钓台,一句“不容看”再次勾起诗人心中的感触,也让我们不由得为之叹息。接着,笔锋一转,“犹喜”二字映入眼帘,紧扣心悬。原来诗人江中远望,看见了岸边缥缈可爱、引人入胜的桐君山寺。他正如一位翘首以盼的故人,等待着诗人的拜访。这前后的一失一得间,是不是也暗含着一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趣味呢!接着,诗人“以小舟游之”,游后心生感慨:人生在世,即便疾病在身,也不须去寻找《桐君采药录》(相传,上古黄帝时有桐君采药求道,撰有此录)来医治了,走进这古朴宁静的山寺中,学着像寺中的和尚、僧人一样,保持内心的闲、静也就够了。可见,至此诗人的内心也最终得“闲”。 两首绝句语言明白晓畅,诗人的心理、情感变化也蕴含其间,变化多姿。从全诗来说,这一切的开始仿佛都源于一场错误,可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美丽的错误,才有了这场诗人与桐君山寺之间的美丽邂逅,也为我们留下了可供吟诵的两篇佳作。 (任丹丹 解析) |
原标题: 望桐君山寺二绝 |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