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便民业务架起服务民生高速路 |
http://www.tlnews.com.cn/ 2015年12月30日 08:34:02 星期三 |
■ 何 妤 家长里短、事无巨细,动动手指就能将事情办好,近日这样让数据跑腿方便市民咨询、办证、求助、报案的好事,成了不少人口中反复咀嚼的谈资。 井冈山市公安局睦村派出所依托“一村一群,一群七员”模式,在辖区范围内建立了23个微信群。村民有事,编发一段文字或者一张图片,发送到微信群,就有人给予回复解答。这既为群众提供了优质服务,又为群众发布了预警信息,还搭建了一条互动交流平台,真正架起了一条虚拟化、办实事的服务民生高速路。 笔者以为这样的事能在群众之间掀起涟漪,足见其有值得说道赞好的地方。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为民办事也应该借网的速度,最大限度给予群众便捷,有事直接@民警,通过让数据多跑腿,达到让群众少跑路的目的,是一项很接地气的创新工作,特别是在替村民办事的时候。 农村,一般远离城区,村民为了办事,来回跑动,十分不便。更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农村家庭,年轻的子女外出打工,留下的只有老老小小,很多老人对如何办理业务一窍不通,很多时候只能等子女回来帮忙办理或者一趟又一趟跑来又跑去的才能办结。 现在依托互联网,老人们不知道如何办理没关系,在外的子女只要@民警,仔细询问办理相关业务所需的手续、地点,然后再向父母转达清楚,即便老人自己去办理,也方便了许多,更不用说驻村的干部可以帮忙准备资料,代为办理。如果家里有无法行动的老人,还能特事特办,工作人员可以上门提供服务。同时,驻村的工作人员也能通过互联网,与村民做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方便推进工作。 “互联网+”便民业务,产生的是接地气的好效应,多推广,未为不可。 |
原标题: “互联网+”便民业务架起服务民生高速路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