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群众生活得保障 |
http://www.tlnews.com.cn/ 2014年02月13日 08:41:17 星期四 |
倾力助困 情暖民心
2月10日,钟山乡高峰村田坞畈自然村被白雪覆盖,施秀英起床把院子里的积雪打扫干净,并像往常一样给自己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父母和两个女儿做早饭。早饭后,她打开客厅的收音机,调到自己喜爱的轻快歌曲,开始绣十字绣……而几年前,她压根没想到自己还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14年前,施秀英母亲中风瘫痪在床,6年前,其父积劳成疾腰腿受伤失去行动力,而她两个年幼的女儿还需教导成人。由于她要在家照顾老人和女儿,维持生计的重担全落在了丈夫身上。“治疗费、药钱、女儿读书费,全家人吃的用的,我老公那点工资根本不够,我整天都想着钱从哪里来,一点心情也没有。”她笑笑说,“但现在不会了,党和政府好,又有这么多好心人,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2008年,当地政府得知施秀英家的情况后,把她推荐列入低保户。现在除了她丈夫,他们一家人都被列入低保范围,每月有650元的补助。而更让她开心的是,作为低保成员,她父母医疗费的报销比例也相应提高,这对一个几近干涸的困难家庭来说,不异于润物无声的细雨。 自此后,吹拂到施秀英家的春风就从未断过。当地政府不仅一直很关心施秀英家的境况,常主动联系对接县民政部门,大到上级的慰问资金,小到施秀英母亲的轮椅、女儿的营养餐费等,只要条件符合都积极替她争取。尤其是我县开展基层走亲以来,该乡干部不仅在下村时常到施秀英家走访,更是将施秀英当作需要照顾的朋友,日常总不忘给她家老人孩子添置衣物和生活用品。这些关怀施秀英默默记在心里,并将其化为生活前进的动力,“新的一年,我要更加努力生活,让自己和家人每一天都过得开心、实在。” 而在城南街道湾里村,当天,64岁的何玉康正帮儿子小何一起张罗着找工作的事儿。在小何5岁时,何妈妈因病去世,家中也因为何妈妈看病而债台高筑。何玉康不得不外出打工,将小何托付给奶奶照顾。期间,当地政府为其申请了低保。2010年,小何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然而高昂的学费却难倒了这个困难家庭。得知这一情况后,县民政部门为小何送去了4000元的慈善助学金。“当时正在东凑西凑孩子的学费,这笔钱真的就是雪中送炭。”何玉康说,去年,民政部门又送来了2000元的慈善助学金,“低保一个月有200多元,过年又有春节红包,孩子读书有政府、部门资助,学校里也有助学金,为我们减轻了许多负担。” 说着,何玉康又拿出杭州市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的小本子,直说党和政府好。每年,与其结对的党员都会为他送来慰问金和米、油等生活物品,这让他倍感温暖。以前他一直在外地打工,后来又到分水镇打工,近几年,自己身体不太好,就在家门口找了个园林护理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离家近,能顾到家,心里也踏实。”何玉康说。 如今,小何大学即将毕业,正准备找工作。这位有些腼腆的大男生对自己的困难家境非常坦然,新的一年,他想先找一份比较理想、稳定一点的工作。“等孩子找到了工作,家里的生活一定会更好。”何玉康憨憨地笑了。 (记者 邵惠燕 通讯员 钟 玲/文 记者 黄 强/摄)
| |||
原标题: 困难群众生活得保障 | |||
作者: 网络编辑:殷卫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