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童心看待熟悉的世界 |
http://www.tlnews.com.cn/2023年03月10日 08:36:45 |
■ 舒羽 小时候习奏筝曲,第一个像样的曲子是《渔舟唱晚》,乐曲多变化,由缓而急,其摹写舟人与水波的情致,便是痴顽的孩童也能领略几分。然则小儿心性,总觉得是习筝者皆会的入门曲,便不稀罕,直到后来报了音乐专业,将那繁复无尽、几近手舞足蹈的所谓十级曲子都过了一遍,才知道《渔舟唱晚》之所以亘古流传,是因为那一份不多不少,恬淡的心情。而这多与少,实在与技巧之高低没有决定性的关联。 桐庐实验小学在我所就读的37年前,还叫桐庐镇一小,因父亲工作调动,三年级的下半学期我从横村小学转籍过来。如果说此前的记忆是拿苍耳粘人头发的淘气,那么到了一小,便学会了一些更精致的淘气。先是集邮、集港台明星“粘纸膏”,然后是独来独往于洋塘堤岸上的自由旋舞,最爱手持野花举过头顶,琢磨不同的天光中的草木姿态,渐渐地还爱上了秋冬的寒林,认定黑黝黝的萧瑟是胜景中的第一流。我想我对诗意的认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眼下,读着母校孩子们的这本诗集,悠长的记忆竟如一记长鞭,将我赶回了那个留着短发的时代,由不得回头再回头,身后仍旧有一条毛茸茸的狗尾巴草在跟着我。 谁的尾巴粗? 谁的尾巴细? 谁的尾巴最美丽? 大象的尾巴粗, 老鼠的尾巴细, 孔雀的尾巴最美丽。 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最有趣? 猴子的尾巴长, 兔子的尾巴短, 鲸鱼的尾巴最有趣。 方琳涵同学的《比尾巴》真真令我会心一笑。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因为所有的诗人都要有一颗童心。童心就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去看待我们熟悉的世界,把A的世界看成B,把B的世界看成C加D。童心最大的特点是澄澈的眼睛,于是阔大的世界就变成了我们手中的那个万花筒,它因好奇而转动,而叠加,而神秘。一颗童心最初的发现,就好像仲婧可同学的《银杏叶》: 一片片 金黄的银杏叶, 从树上飘落下来, 像一把把可爱的小扇子。 它们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又如同一群美丽的精灵, 用翩翩的舞姿 迎来了金色的秋天…… 还有孟钰彤同学的《秋的到来》: 一个个柿子笑红了脸, 仿佛一盏盏小红灯笼悬挂枝头。 石榴俏皮地咧开小嘴, 露出红宝石般的籽儿。 葡萄得知她来了, 立刻换上了紫衣裙。 这些意象和想象,都新鲜而别致。写得出好的诗句,当然源自好的语文能力,丰富的词汇量是基本要求。这点孩子们没有让我们失望。请看张彦同学的《诗意地栖居在桐庐》: 富春江上,夕阳西斜。 金黄色的余辉轻轻地抚摸着江面, 几只白鹭托着夕阳向天边飞去, 最后一丝阳光滑下山尖, 接着炫美的新月冉冉升起, 江边上一阶寒水与淡淡的月光。 灿烂的霓虹灯,装饰着这个美丽的小镇 甚至还有这样的诗句—— 山,一重一掩的山 挡不住鬼斧神工的瑶琳美 春的菊花,含苞欲放, 等待着夏的奇花初胎 能将杜甫的“一重一掩吾肺腑”,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奇花初胎”,化入自己的作品,说明了这位同学的有效阅读和记忆。未来你们的必读书单中会出现《红楼梦》。同学们想必已经嘀咕起来,“必读书目”不就是敷衍书目嘛。作为贵校同学的师姐,悄悄地传授给你们:独这一本,是尤其不可敷衍的。 话说香菱拜黛玉学作诗,林师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起承转合……”后来又说,“若意趣真了,连句都不用修饰”。那么,她布置给香菱的作业是什么呢?——先读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诗,再读一二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辅以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肚子里把这三个人作了底子,而后再通读一遍陶渊明、应玚、谢灵运、阮籍、庚信、鲍照等人。方子看似轻巧,药底子却是极扎实的。等到香菱兴兴头头奉上了习作,林师却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 可见,凭借一颗玻璃童心,写出一二句或一二首颇有意趣的诗作也许不难,但要想比过大观园里的丫鬟香菱,也是不容易的。而诀窍,竟是来自日常的闲读。 借此机会,我想特别赞扬“桐江秋信·2022年桐庐富春江桂冠诗歌奖”的提名奖获得者,徐振宇同学。由于评审专家没能为提名奖作品撰写点评,现在,就当作补笔吧。这首诗的名字叫《如果》,行文思路是很多同学都欢喜用的句式,如“我愿是一朵白云”等等。整首诗由一连串的设想构成,“如果我是太阳”“是春风”“是清泉”“是雨滴”。好就好在形式的匀称,诗人将太阳与阳山畈、春风与十里梅洲、清泉与白云源、雨滴与富春江,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们透过一首小诗,读到了桐庐的全域之美。每一节既相似又相异,特别是每一句的收尾,都十分精彩。美中不足的是,第四节最后一句“如画的卷轴在心里收拢”。问题出在哪儿呢?原来整首诗押的是江阳韵,如果能把“收拢”改成“收藏”,那么全诗的韵部就统一了。也许就是这一字之差,与更好的成绩失之交臂?至于这一字难易的道理,还是香菱说的,“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是再难替换的。 可我还是想说,诗歌是一个人的奇迹,自己满意,比什么都重要。尤其在习作初期。只是想提醒大家,有些词啊,同学们是不是用得太溜了些?比如“美轮美奂”。为熟悉的事物赋予陌生化的个性体验,用意象叙事,翻新出奇又能唤起共鸣,是一个合格的诗人务必要了解的。假如还能细心地去拣一拣词语的明暗,掂一掂声音的轻重,读一读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节奏和韵律,便又向准诗人靠拢了一大步。倘若尚有余力,那么不妨再回头,回头轻读,轻读几遍你写下的诗句。是你想要的那一种氛围感吗?视频制作最后一步是统一基调,而这里的“统一基调”,除了上文提到的押韵,其他所谓的“氛围感”就完全取决于诗人自己的意趣了。这种意趣,简单说,就是审美。也可能就是香菱说的,“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情有理。”要知道诗人是语言的炼金术士,每一个词语都是一个微观世界,它们是不一样的“马赛克”。杰出的建筑师会知道它们的分工和角色,谁是骨架,谁是肌肉,谁是发肤,甚至谁是眼睛。如果你找到了这一种奥秘,那么恭喜你,诗人! 最后我想说,整本诗集通读下来,惊喜不断,是同龄时的我难以企及的。那时的我,文化自信完全来自课堂上被俞静波老师点名,上台朗读作文。那是何等的存在,抵消了多少倒霉的算术成绩。同样惊喜的是,而今的吕桐军校长本人也是一位诗人,同时还承担着作为一名普通语文教师的写作指导。是啊,多么惊喜,孩子们居然找到了“诗”这一门手艺!我亲爱的母校独辟蹊径,找到了“诗”这一条使学子们通过向内审视而向外探索的美育路径。这一切,与其说是养成的,不如说是一鼓而成的。桐庐诗乡画城,实至名归。 这本内涵轻盈却体量厚重的诗集便是佐证。愿君采撷,愿君珍藏。 (本文为诗人舒羽为桐庐实验小学朝阳诗刊所写之序) |
原标题: 以童心看待熟悉的世界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