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 功不唐捐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11月25日 09:03:55 |
——读胡适先生《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有感 ■刘大勇 偶尔读到胡适先生1932年为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写的毕业赠言——《赠予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感触颇深,虽距今已经过去八十余年,但先生的理念仍然适合我们当今这个社会;虽是写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赠言,但是对我们每一个职场人仍有积极的意义。 现在许多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与胡适先生当年说得差不多,也是这么几条路:读研究生或者出国留学继续深造;考公务员或事业编制求一个好的工作或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进入企业获得一份工作;此外还有自主创业等。可以说每一种选择都会有欢乐和痛苦,都会有利益与弊端的权衡。毕业生中,只有少数人可以找到与自己的专业对口、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比较满意的工作,绝大部分人的就业和工作就变成了为了生活和生存的一种无奈,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像先生说的可能会不求上进,甚至有“堕落”的危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人生的追求。如何防御?先生开出了三个药方:一是“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了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就会继续保持追求学问的热心;二是“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一个人在工作之余有了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会烦闷了;三是“你总得有一点信心”,一定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夜已经很深了,窗外一片寂静,室内一盏孤灯,读到胡适先生的“赠言”,让我警醒,伏案疾书,作为数学老师的我,用“?”“……”“!”“;”这四个符号也为自己开出了四剂药方。 “?”——要永远保持一种勤学好问的精神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尤其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来讲,学习应该贯穿我们的整个职业生涯。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我们自己有一桶水、一池水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是一泓清泉,源源不断地给学生提供足量和新鲜的泉水。在教育教学不断变革的今天,每一个教师都会碰到很多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勤学好问的精神。想想自己当初中师毕业走上讲台时,教育教学理论缺乏,业务能力不强,一路上摸爬滚打30余年,虽然也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但是新形势下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随着年龄的增大也有了一定的职业倦怠,导致勤学好问的精神大不如以前。碰到新鲜的事物不愿意去尝试或者不愿意深度去学习、了解和掌握,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是很积极查找资料或者向同伴求教,导致人变得越来越懒惰,真怕自己慢慢地变成了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人。读了先生的“赠言”,我觉得还是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虚心求教。比如,目前我们在中考备考的问题上,可以研究近几年以来的杭州中考数学试题,分析题型、知识点的分布、考试的方向等等,然后用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如,最近很热的项目化学习的问题,自己可以积极投身其中,想方法,找思路,出点子;再如,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如何精选课内课后作业。如此林林总总的问题,今后我一定要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努力实践,争取取得好的效果。 “……”——尽量多一些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 先生的第二个方子是“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我庆幸这一点自己还做得不错。 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爱好篮球、排球、乒乓球、跑步、骑自行车、徒步等体育运动,也喜欢唱歌、跳舞等文艺活动,还喜欢旅游、摄影等。体育运动使我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健,让我有足够的精力投身到工作中去。我也喜欢在工作劳累之余,到体育场上迈开双腿,尽情挥洒汗水,让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的释放。我也喜欢在大课间的时候,和学生一起跑操,因为有班主任的加入,学生的跑操变得更认真。记得去秋我班的学生在练习以上臂力量为主的“引体向上”和以柔韧性为主的“坐位体前屈”时,大部分学生都做得很不理想,我说老师和你们一起练,我一口气拉了15个引体向上,接着做了60个俯卧撑,然后给学生示范下腰、一字马,学生沸腾起来,锻炼的积极性高涨,成绩提高很快。每个学期,我也会组织本班同学举行篮球赛,我亲自参赛或者当裁判,来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元旦晚会上,我先是一展歌喉,再来一段舞蹈,吸睛效果非常不错。我还经常给学生讲我在旅行当中看到的人和事,分享旅途中的照片,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阅历。这个时候,我和学生的关系更多的像是朋友而不是师生。亲其师,信其道。当变换了一个教育场景和教育话题的时候,我想,我的教育效果应该是事半功倍的! “!”——给自己鼓掌为学生喝彩 先生所处的那个年代,国家积贫积弱,但是先生说这正是培养我们信心的时候!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还有救。我们要一粒一粒地努力种我们的新因,将来一定会有满仓满屋的收获。在那个国家民族沉沦到望极天边好像看不见一线光明的年代,先生要求大家不能悲观失望,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 再看看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国富民强,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背后总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辽宁舰的下海,孟晚舟的回归,北斗导航的使用,神舟飞船在太空的穿梭,北京成功举办夏季、冬季奥运会,新冠病毒的防疫等等等等,无不显示出我们国家的伟大与强盛。生活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充满信心,斗志昂扬地大踏步向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要做自己的鼓手,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能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的价值,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来证明自己。工作中碰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要悲观失望,要充满信心,迎难而上,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毅力和进取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增强成功的自信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靠我们这一代,更要靠我们的下一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善于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他们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教育他们不断求索,鼓励他们大胆创新。 “;”——前行路上没有终点 回首30年的教育之路,有过彷徨和迷惑,所幸更多的是热爱与坚持。一直坚守在三尺讲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人成才。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一些认可,获得了一些荣誉,内心深处有没有过一丝丝的松懈和沾沾自喜?我感觉到了先生对我们的担忧! 我想对先生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全国优秀教师也好,特级教师也罢,那只不过是我前行路上一个个的加油站而已。每一个成绩的取得,不是结束,而是下一个奋斗的开始。我会初心不改,重整行囊,坚定目光,在教育的路上奋发向上。 我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 |
原标题: 初心不改 功不唐捐 |
作者:刘大勇 网络编辑:叶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