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蓉赞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11月01日 08:27:45 |
■渠长根 梅蓉,距桐庐县城20里许,前依富春江,后拥长王山,有传晋代以前就有人在此定居。万历续修《严州府志》卷二有记:九里洲(梅蓉)在县东二十五里,江分燕尾,绿茵桑麻,北有小港,其袤九里,居民擅鱼薪之利,号“小杭州”。曾经前后左右皆为江水环伺,是名副其实的岛屿沙洲。后来人们阻断山脚下的小江,填平百余米宽的水面,把田园村舍与山地连接,仅剩江水南面而临。因而如今对面观梅蓉,远蓝天,近青山,再近为白屋、绿田、碧水,由远及近,依次展开,五色分明,而人居其中,像极了那些画家笔下的田园风光;空中俯瞰梅蓉,左窄溪,右君山,南柴埠,左斜对舒湾,右斜向滩头,村村相连。江南江北,你来我往,风雨与共。勾连通达,舟桥皆便,尤以三桥最为快捷。 梅蓉,早名“九里洲”,俗称“洲上”,雅称“梅花洲”,简称“梅洲”。九里洲名越千年,唐代诗人方干有诗记:“林中夜半双台月,洲上春深九里花”,且自注其诗“桐庐有九里洲”。南朝《艺文志》载:“梅蓉有梅一万枝。”春夏时节,洲上青梅、白梨、银杏、杨梅、桃子等,花发斗艳,姿容争芳,青芬袭人,“九里梅花洲、十里香雪海”,恰似东海之上仙境蓬莱。因此,自唐宋以来,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公子佳人、百姓众生,摩肩接踵,纷至沓来。赏花而爽心,流连而忘返,仅存诗就有200多首。宋代陆游留《渔浦》:“桐庐处处是新诗,渔浦江山天下稀。安得移家常住此,随潮入县伴潮归。”暂且忘记了被罢免的囧境,醉入九里洲;元代书画家、诸暨王冕游梅洲,毫不掩饰,口赞“风雪林中看此身,不同桃杏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记不得下一站是往何方何处,羁旅梅花洲;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浙江巡抚阮元乘舟过往,为梅花梅香所引,相继登岛,不舍昼夜,赏花作文,诗以宴酒,酒而载诗。及至近现代,闻名而至的各界人士、闻名各界的来访客人,更是咏叹多多,笔墨浓密,所有的口传文录、画貌音影,莫不是盛誉美言,以至于让“十里桐洲九里花,一江春水两岸柳”的桐洲岛瞬间黯然失色。九里洲、梅花洲、梅蓉,梅花千万朵,雪海香飘飘,沁人心脾,过目不忘矣! 时下梅蓉,是一个行政村,由江北孙家、俞家、戚家、陈家、王家、陆家、龚家、罗家、滩上、前江、徐家、店坞、舒坑等自然村组成,村委会驻龚家。每村多以同姓而居,都不大,二三百人不等,且血脉殷深源长,各村也多有特色和贤达。山未变,青青依旧更苍翠,依之更爱之;水长流,缓急间由东倒流,潮汐即钱潮。 梅蓉孤悬江左,远离城区,但文化氤氲,文脉绵延,信仰与祭祀同在,学校与庙宇邻居。有宗祠,记载、会聚本姓之源远流长、曾祖父子;有学校,诵读、传承家国之四书五经、道德文章;还有郭候王庙,一如多地常见之庙宇寺观,祭拜忠臣良将、祈祷国泰民安,单单主祀郭子仪夫妇,配祀张巡、许远等,传世已久,漫不可考,一直载传梅蓉人心系家国、仰护后代的至诚至意,也时刻标记梅蓉村人神共依、继往开来的同心同德。心仪立庙、敬其为神,志存高远、建校育人,都是古往今来文化传承、文明赓续的习俗旧例,梅蓉不离不弃、沿以传之。 沿山路进城,毗邻君山村,清代曾有谏言慈禧太后勿以义和团对抗洋人的阁臣袁昶生于斯。袁大人被屈杀之后平反,留祀省城西湖孤山“三忠祠”,想必梅蓉人也是邻里情知何谓忠耿;继续前行,便是大名鼎鼎桐君山,“峨眉一角”,桐庐起源,“夺得一江风月处,至今不许别人分。”如此风月豪情,梅蓉人自然感同身受,作为“潇洒桐庐郡”一员之信心信念。不唯如此,今又有学校靠近、文化浸染,前有杭州商学院,右有杭州技师学院,一个努力地把商人商业商道做好推好行好,一个努力地把汽车火车轮船造好修好跑好,书声琅琅文气氤氲,如此呵护如此关切,梅蓉何其幸也! 梅蓉之盛,不同时代亦迥异。古代梅蓉,是九里梅花洲,以梅著称,却也常常为水患所困,及至浪急岸颓,田没人亡,难以生续。延至20世纪60年代,全国人民战天斗地、改天换地,梅蓉人也紧跟潮流,自力更生,因地制宜,毅然阻断山下江流,造渠引江水,沙地改良田。遍植桃李梅,荒滩变果园。于是,梅花洲上岸连山,成为陆地,就此弃了岛性、少了舟楫。 “敢把荒滩变良田”已经演绎成了“梅蓉精神”,如同南堡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之“南堡精神”、梅城“妇女能顶半边天”之“千鹤妇女精神”、萧山和余杭“向潮水夺地,向海涂要粮”之“围垦精神”,生动反映、具体再现当地人民奋发图强精气神,展现那个时代杭州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气概,今天依然是宝贵财富,鼓励人们奋发有为、创新创业。自1963年至1991年,60多个国家、48批次、482名国际友人先后来访,外交部副部长黄镇也分别带领29个国家外交使节和官员前来访问,或者陪同他国领导人莅临参观。上了报纸、拍了电影、进了广播、出了国门,梅蓉,成了现代“桃花源”。 迎来改革开放,梅蓉人不甘落后,守千亩良田,求更加美好。80年代村办企业十分红火,丝袜厂、手套厂行情特好,盈余用于改善民生,利润投入公共治理。水杉大道得保护,水利设施得整治,道路园林得扩建。村里人一代又一代继往开来、艰苦奋斗,走出了不同时期的致富路幸福路;一茬又一茬前后接力,敢作敢为,唱出了各个阶段奋进歌胜利歌。 进入新时代,梅蓉村围绕观光农业,打造发展品牌,升级换代为美丽乡村,又兼历史文化名村。 正月里,梅花又开;三月到,油菜花浓;五月间,杨梅果露;七月终,江鲜满桌;九月底,稻花香飘;年底里,红利到家。圆满一年,通达一世,美好永远,富春江边俏梅蓉! |
原标题: 梅蓉赞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