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光栖息,在我和他们牵起的指尖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9月30日 09:00:21 |
——读《做幸福的教育人》有感 包徐音 “我在努力地成为一个有光的教师。”这是我刚步入教师生涯时,写在书籍《做幸福的教育人》扉页的一句话。我想,幸福的教育必然是沐浴在美好的“光”之中的。 思想,是“光”的燃剂 陈俊老师在书中告诉我,“教育者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因为教育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过程,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所以,要成为有光的人,首先自己要有充分的内在燃剂。我时常反问自己:我的这张“旧船票”,能否登上它的“新客船”?在教《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前,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对文本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慢慢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与想法。多数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菲利普夫妇多是以反面人物的形象出现,引导学生批判他们身上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丑态,但我认为,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绝非如此单薄。一个真实的人,一定是一个丰富、立体、复杂的人。难道菲利普夫妇身上除了自私冷酷外,就没有闪光点和温情点了吗?难道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受社会压迫却依旧不放弃生活的小人物不值得尊敬吗?结合相关辅佐资料和自己的理解,我将《我的叔叔于勒》主题探讨教学目标确定为“对底层小人物的同情和对人性真善美的呼唤”,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讨论,形成课堂深层次结构。 正如肖川博士所说,“很多教师对操作方法感兴趣,但是操作方法后面一定有一套关于‘良好教育’和‘有效教学’的思想体系。剥离了思想根基的操作方法就像折断的树枝,很快就会枯萎和断裂,它绝不会变得更强健和更茁壮。”因此,我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个闪着光亮的独立思考者,不断寻找和学习操作方法后的思想体系。 纯粹,是“光”的温度 我心目中的光,能够晾晒人们潮湿的迷惘,既温暖又明亮。当班主任的这些日子里,我一直坚信,幸福的教育是双向奔赴的。 带新一届学生,我想要用最纯粹的光温暖他们的心。新学期开学前,我就想着,一定要好好地记住他们的生日。因为生日,是一个被赋予仪式感的日子。相比大人,孩子更喜欢仪式感,他们渴望被关注被关心,渴望在仪式感中体会他人对自己的重视,以及对自我的认同,从而获得安全感、存在感与幸福感。所以我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并想借这个契机走近每一个学生。 那天恰好迎来了开学后我们班第一位学生生日。他平时是个比较腼腆的孩子,开学以来,不怎么和班里其他同学过多的交流,但能看出来,他内心还是希望能和大家交朋友,也许是性格使然,不知如何去做罢了。所以我就想,正好趁这个机会,给他一个拥抱,一份祝福,让他知道在老师心中,在同学们眼里,他就是我们班不可分割的一分子,是我们心中非常在意的人。走上讲台的他,有些局促,有些忐忑,但眼里却看得到期待。当台下同学掌声不断响起,他双手接过祝福和礼物,我听到,他轻微地说了一声“谢谢大家,真的谢谢”,声音不大,一下子就被掌声给掩盖了,但那句话却瞬时化作一股暖泉,润湿了我的眼眶。也许,我花的心思,是有效果的;也许,我为学生做的,他们能感受得到。尽管那段时间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在班主任管理上略显气馁,但那一句“谢谢”,让我相信,我的学生们是一群小天使,他们和我之间,始终是互相治愈的。 我想成为他们的“光”,因为他们是我最纯粹的“光”。 坚守,是“光”的生命场 看到这样一段话:真正的名师和有影响力的教师,都是把教育当成“命业”,都是有光的行者和思想者。他们超越分数和纪律,以生命在场的姿态,唤醒、点化和润泽着生命,为学生的精神发育提供适合的“营养品”。但现实中却还是有处于功利心态而一味灌输知识技巧或是掉进“荣誉的陷阱”不可自拔的教师存在。 有一段时间,我也沉迷其中,为了那一份荣誉,我甚至忽略了我的教育初心,整天焦灼于学生的成绩和分数,与学生交流时,把他们的不足血淋淋地指出,把自己的不甘心和无助一股脑儿地倒在他们身上。我想,那段时间的自己一定非常丑陋,令人生厌。但突然,有一道光,仿佛穿越黑暗风暴,直直地洒进了我空洞的世界。 那是一张画,画上是一朵玫瑰,绽放如春日的阳光,旁边有一行小字:包姐(学生对我的昵称),上课太累的话,送你一朵玫瑰花,要开心哦!这朵娇艳的玫瑰和这行娟秀的小字,刹那间化成一道割破时空的剑,光怪陆离,在破裂的时空那端,有一个人带领着一群青春洋溢的孩子,围着一丛带着露水的野菊花窃窃私语,怦然心动,感受着生命的奇妙与伟大…… 那幅画如璀璨星光,那是我立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而我却为了点分数就迷失了自我,陷入危险的暗夜,没有灵魂和信仰。而学生给予的光,让我顿时明白有比获奖、课题等更值得追求的事,那就是守住教育的本真,守住自己的教室,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 于是,重装待发,重新定义。幸福的教育生活,是和学生一起营造一个属于我们的诗意的“生命场”。教育部实行“双减”之后,我们渐渐沉静下来,回归到教育的原点。课后服务活动精彩纷呈:围在一起高歌,为一个小品鼓掌,来一首舞蹈伴奏,被科学魔术倾倒……学生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已然苏醒,青春的色彩在教室里绽放。我想,这才是教育的本真。 守住本真,回到教室,回到课堂,回到平凡朴素的教育生活之中,试着读懂每一个孩子,试着用心去挖掘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细节,让每一个生命在教室中尽情绽放。在这个“光”的生命场,选择坚守,即使衣衫褴褛,也熠熠生辉。 这是一帮每天都叽叽喳喳的孩子 总是造一些稀奇古怪的句子 搅乱室内些许沉闷的空气 有时,他们又会用听不懂的旋律 倚在窗边,哼唱…… 他们,让我仿佛变得蔚蓝和一望无垠 无数的光栖息 在我和他们牵起的指尖 这就是我笔下诗里的学生。我愿我的每个学生心里都有千道光,我愿自己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
原标题: 无数的光栖息,在我和他们牵起的指尖 |
作者:包徐音 网络编辑:叶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