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庐春茶 |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8月01日 08:15:26 |
| ■李龙 已是春天,风和煦,花娇嫩,柳初绽,草新绿。换下冬衣,顿时觉得挣脱了桎梏一般。其实人怎能全脱了束缚呢?春衫夏衣难道真能穿之无形?冬衣何尝又不是一种保护——掩盖肥胖,掩饰臃肿。但大多人是不拒春的诱惑的,纷纷展示自己的美好:身材,肌肤,胳膊,大腿,抑或心情。也如春水,春山,春茶。 我乡桐庐郡,多山,而春山半是茶。没等到新雷的催促,那春山的精灵就忍不住苏张了惺忪的眉眼,顾盼生姿了。桐庐茶是值得骄傲的。黄帝时的桐君,驻足这里。他的行医经验中已经用到茶了,还对茶的花叶形进行描述,对其药性有了说明。神农尝百草,遇毒而以荼解之;原来桐君不仅自用,还救人,更传于后世。 现在桐君山上没有茶园,好在还有茶室,勉强一解桐君茶对我的吸引。唐代或以前,那里应该是有茶树的。刘禹锡在寺庙试茶,就说“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分明把茶与桐君连在一起。宋人修《太平御览》还引用《桐君录》“茗”“茶花”二味药。可惜现在《桐君采药录》已不复见,只能从古籍中零星看到引述。 酒香不怕巷子深,茶香也如此。 桐庐境内的锦峰绣岭、天下独绝的自然山水,是桐庐处处是新诗,是无声诗与有声画,是水碧山青画不如。严陵高风,山高水长;李白一开口便是半个盛唐,也繁盛了桐庐。陆羽先生自然也来了,在他的著作里,不仅留下了桐庐茶的名次,还给严滩水也排了天下第十九。 茶好,水好,世上极少。大状元施肩吾,当年看到繁荣的茶市和榷茶场景,以及高鼻深目的胡商,自是兴之所至,不醉不归。醉于酒,还是醉于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诗,至今还老被提起,估计也是他当时所始料不及的。 南宋定都临安,桐庐和分水更得地利之便。有天尊岩的芽茶,味极芳辣,送至御前;高宗大悦,敕为贡品。自此由宋而元,至明及清,桐庐茶成为四朝贡品,也算独领风骚几百年了。 明清年间的县志,也记录了茶税、茶课、蜡茶银、茶株课钞、茶引油工墨钞等诸项,过于枯燥,无意摘录,颇费笔墨。而巡监茶厅的设置,只觉得与茶商相干,与大多百姓无涉。倒是散于各族姓家谱村景诗中的茶诗,颇有几分意思。 朋友喜茶,我便寻好茶寄去。每每他收到一份开怀,我也收获一份欢喜。与刘伯温有故事的芦茨红茶,获巴拿马金奖的窄溪芽茶,针形的雪水云绿茶,名字极富诗意的雀点枫窗红茶……在滋润我诗意的同时,也温暖着两地的友情。 今年采几斤桐庐野山茶试试,让远在故都的朋友尝尝江南的山光水色,以及超凡脱俗。胸中有丘壑,岭上多白云。 |
| 原标题: 桐庐春茶 |
| 作者: 网络编辑:杨露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