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码头 |
http://www.tlnews.com.cn/2022年04月15日 08:56:51 |
■余明朗 柳芽咬碎了冬天的包裹,萌动了;油菜花仰起金黄的脑袋,盛开了;玉兰花开启温馨的心窗,绽放了。不经意间,春天如约向人们缓缓走来,风里夹带着温热的气息,怀着酣然的旧梦,在缕缕清婉里萦回。 周六乘坐公交途经渡济大桥时,一位年龄与我相仿的美女向身边的小姐妹介绍道:“这座渡济大桥下面的村庄叫河湾村,听说原来的老街都改造装修过了,好想抽个时间去逛逛。”这番话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和她攀谈了起来。原来她们和我是老乡,都是原金西乡人,她在上滩头村长大,而我的出生地范家边村与河湾毗邻。 周日,趁着美好的春光,我迫不及待地骑上单车,携着自己记忆里的世界,去寻找灵魂深处的那个情结——河湾码头。河湾码头,现在大家都叫“往事码头”,不知是谁给它取了这么一个让人怀旧的名字。码头在渡济大桥往下游走一百米左右,在二十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这里十分热闹。记得童年时,爸爸常带我们兄妹到这里乘渡船,到对岸的俞赵亲戚家拜年,每次乘船都要在此早早地等候。那时因为乘船的人多,码头上总是闹哄哄的,有挑着担的男人,有拖儿带女的村妇,还有在埠头浣洗衣服的姑娘,村子也因码头来来往往的乘客增添了不少生气。从这儿坐船,上可以到七里泷横山埠头,下可以到桐庐东门码头甚至更远的杭州,因此河湾码头成了上个世纪富春江两岸人们来往最便捷的码头之一。直到1991年10月富春江一桥建成通车,才结束了南北来往靠摆渡的历史,富春江由“天堑”变成了“通途”,河湾码头从此便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河湾码头的热闹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码头连接着一条老街。河湾村以前是金西公社政府所在地,是整个公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我有记忆起,就知道河湾村中有一条街,街的两边有两间青砖黑瓦房,那里是当时最有气派的供销合作社,十几间经粉刷过的泥墙房当肉铺,还有小卖部、物资部等,那时八个生产队的物资都要到这里采购,所以小街一大早就人来人往的,特别热闹。 人民公社供销合作社是我国解放初期,由政府与群众合作办的,它是伴随着农村商品生产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便于人们采购和销售生产生活物资。那时农资的买卖都在供销社进行,比如化肥、农药、农机,还有布匹、棉花、油盐等日常用品。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购买日用品都要凭票。记得每年的腊月里,妈妈去供销社为子女扯布做过年的新衣时,我常常会跟着去。现在想来有点好笑,我去的目的,就是为让母亲给我买几颗水果糖解解馋,这对于如今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来说有些不可理解。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公社改成了乡,后来又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老百姓有了余粮,口袋里也就有了点小钱,于是在这条街头的不远处就多了一幢两层楼水泥结构的信用社。到这里来的乡亲都是带着笑脸进去,数着钞票出来的,那里总是人头攒动,着实为小街的繁荣增色不少。 埠头的老街有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印象最深的是埠头附近的几孔泉水。水草茂盛处,从细细的沙子里汩汩流出的泉水,冒出一小串一小串的气泡,像是晶莹圆润的珍珠,掬一口,特别清凉甘甜。其中有一孔泉水比较大,四周围着石栏。那时还没有自来水,靠江的几个村生活用水都取自富春江水,从江里挑水来烧茶做饭喂牲口。虽说那时的江水污染少,水质还算清冽,但由于沿江村民的吃、用、洗全都在一条江里,势必会影响下游的水质,这样一来河湾的泉水成了附近村子老人小孩的理想取水地。我的外婆家在江联村,一条公路将江联、河湾两个村分成两旁。每年的五六月份,我和弟弟最喜欢去外婆家玩,只为惦记着外婆家山脚那个果园里成熟的桃子和李子,有时小姨就会带我去河湾取泉水。水大时石板浸在水中,透着亮,发着光,冒着气,脱掉鞋袜,踩在石板上,一股清凉,一股喜悦,一股爽意顿时涌上心头。尤其是盛夏农忙季节,人们常常带着热水壶去灌泉水,这样可以让泉水保持几个小时的清凉。烈日炎炎的夏季,从田地里劳作回来的人,喝上一口泉水,直沁心脾,别提有多爽。 “你在找谁?”一句暖心的询问将我从记忆里拉回,眼前站着一个面带笑容的老爷爷,我也回应他笑了笑。抬头一看,青色的墙面上书写着“往事码头”四个大字,一道弧形的木梁架在街道上空,上面悬挂着“河湾老街”四个字,旁边挂着几串红色灯笼。翻新的老街既有古朴的印记,又加入了时尚元素。码头的位置没有变,现在浇筑起了台阶和水泥板面。沿着江边的绿道走,看到一家叫“香格丽舍”的音乐餐厅,装修比较别致。不一会儿来到老樟树下,高大的樟树上系着很多红色祈福卡。记忆中老樟树的位置就是当年乡政府所在地,只是除了这棵樟树再也找不到岁月留下的一点痕迹了。这里一排低矮的平房早已成了米馃加工基地,还附带做手工馒头、玉米饼等特色点心小吃。 绕了一圈,没碰到几个人,村子静悄悄的,村里的住户也没原来多了,有一部分村民已迁移到公路对面的新农村规划区。老巷子里的风,不急不缓地吹着。高高的围墙,雕花的屋檐,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只剩下巷子里的老房子还保存着沧桑的印迹,却也坐落在被遗忘的路口。几个老人坐在门槛上聊天,那些属于他们的故事,是尘封的美酒,随着一年一年老去的年华,历久弥香…… |
原标题: 往事码头 |
作者:余明朗 网络编辑:叶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