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陵坞,我心中的伊甸园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10月11日 08:47:07 |
■余明朗 周末睡了个慵懒的午觉,醒来后一个念头闪过脑际:如此阳光灿烂的天气,不出去走走似乎有些对不住大自然。又想起春节期间曾拜访过的一位退休教师,跟我聊起如今的严陵坞旧貌换新颜。是啊,严陵坞好多年没去过了,现在说是在建“慢生活村”,不知究竟怎样了。于是一骨碌起来,说走就走,便约上朋友驾车前往。 从富春江镇出发,溯江而上,到芦茨村牌坊处往右拐,经大母山,沿着江边的山路蜿蜒前行。峰回路转,原来的黄泥路已铺上了沥青,并作了拓宽,行进时没了颠簸感,也少了一路飞扬的尘土。从车窗往外看,下面是一江碧水,因富春江大坝的拦截,水流变得平缓。望着碧绿的江水,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那时我在芦茨中学教书。一个金秋的周末,校长宣布下午全体老师去严陵坞摘橘子。紧张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可严陵坞离学校有十几里路,且道路崎岖,勉强能骑自行车,而那个年代自行车还是稀罕物。要是步行前往,采完橘子回来估计要天黑了,更何况还要扛几十斤橘子!本来挺开心的活动,却让我们几个女老师一脸愁容。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心思,马上联系了严陵坞的一位学生家长,让他开着自家的小渔船来接送。我们高兴极了,机动小渔船一路上劈风斩浪,我们不时为沿途平湖山峡的美景而欢呼,仅半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严陵坞。 村口屹立着一棵古松,似慈祥的老者弓着身子欢迎我们的到来。整个村子依山傍水,零星地散落着二十几户人家。村中都是泥墙房子,有的外墙已粉刷成白色,有的没粉刷便露出黄色的墙体。不论你走到哪里,都能听到鸡鸣狗吠声,房前屋后随处可见一米多高的橘树,枝繁叶茂,枝叶间探出黄澄澄圆鼓鼓的小脑袋,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淘气包”。再抬头往山上望去,哇,满坡满垄的橘子树,我们瞬间置身于一片绿黄色的海洋。成熟的橘子,像一个个小红灯笼挂在树枝上。秋风吹过,一阵阵果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随手摘一个橘子,剥开薄薄的皮,掰一瓤放进嘴里,舌尖触碰到软软的果肉,用牙一咬,那酸甜的汁水便迅速溢满口腔,一口吞进肚里,顿时沁入心脾。严陵坞的橘子味道特别鲜美,据说跟这里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有关。 “看,好漂亮的民房!”好友的欢叫声把我从记忆里拉回。向远处望去,只见山坳里一排排整齐的民居,这是严陵坞村民新建的迁居房,掩映在绿树间。再转一个山湾,就到了目的地。 村口那棵古松还在,一旁是一个水文站。站在这个角度,可以清晰地望见对面的严子陵钓台景区。我们把车子停在村口,沿着曲折的小径漫步。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渔村经重新设计改造,现已焕然一新,既保留古旧的韵味,又融入现代的时尚,外观朴素而不失大方。路边的一幢房子正在施工装修,还有几家农舍的主人没有搬迁,也许是舍不得故土老屋吧。院前晒着笋干、绿茶,竹竿上晾着的鱼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十分诱人。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严陵坞地处秀丽的富春江小三峡,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描写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说的应该就是这一带风景吧。这里的水域也是鱼类品种最多的地方,有鲢鱼,草鱼,鳊鱼,鲫鱼,鲈鱼,子陵鱼……比起芦茨村,严陵坞的村民多了一项经济来源: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小渔船,打渔成了一些村民的主业。 鲈鱼肉质细嫩,刺少,清蒸也好,红烧也罢,味道都很鲜美。记得七八年前,我公公就在严陵坞的水文站工作。那年先生带我和儿子一起去看望老人家。水文站就坐落在村口的松树下,一幢两层楼高的小洋房,算是村里最漂亮的房子了。房屋跟十多年前采橘子时没有多大变化,所不同的是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留下的大多是中老年人。那天午饭,我有幸吃到了一条大鲈鱼,还有虾、螺蛳,全是富春江里的美味。人缘极好的公公自豪地说:“好客的村民每次捕到鱼,总会送我一条。” 鲈鱼因为味美,常常能卖得好价钱,但捕获鲈鱼的机率不大。有一种形体较小的子陵鱼,倒是渔民网中经常有的“猎物”。每年的四、五月,大批子陵鱼溯江而上,正是捕捞的大好时节。桐庐的子陵鱼,以前在严岭坞这段江里特别多,这种鱼个体小,长约30毫米,身体圆滚,肉质鲜美,特别是经油炸后,拌点甜酱,香酥无骨入口即化。 夜晚,许多渔民开着小船在江中撒网,清晨将捕得的鱼拿到集市上去卖,再将卖鱼所得的钱,购买生活必需品带回家,这样的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 北宋名臣范仲淹有诗云:“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一尾鲈鱼,就这样游进了诗歌里,成为美食文化的一部分。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看见晨曦中富春江上的点点渔船和捕鱼人的身影,会情不自禁吟诵起范仲淹的诗句。在品尝富春江美味时,眼前会自然而然地浮现白屋掩映的渔村,那轻盈的小舟,袅袅的炊烟,波光粼粼的江水,斜阳映照的树影,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 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严陵慢村寻 依山傍水,独门独户,还有院子,这大概就是当今农村受城里人青睐的原因吧。房屋因势起屋,或散落在近水江边,或坐落在山腰上。经改装的房子没有诗意的名字,也没有门牌号,但都编有数字码。有两幢院前摆放着藤椅的房子,吸引了我的眼球。推开门是简洁舒适的居室,每个居室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屋内布置很温馨,体现了设计师独特的审美眼光。有的居室还设有书吧,给人一种家的感觉。如果有兴致来这里住一宿,自带食材亲手制作,一边品赏美味一边欣赏美景,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漫步江边,修长的竹子葱翠挺拔,小鸟在绿树间嬉戏,一条连接建德的绿道正在加紧施工中。极目远眺,江面的浩淼烟波,两岸的山峦和天空浑然一体。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徜徉在群山间,迤逦风光尽收眼底。江面上不时有游艇、渔船来往穿梭,绵延的群山和碧绿的江水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绕了一圈,返回村口,一个多功能餐厅让我们不由驻足。餐厅门前是一大块绿色的草坪,娇艳的石竹花迎风怒放。走进门里,说是餐厅,其实更像是读书吧。包间的墙体用书柜隔开,书柜上放满了各种书籍。我们每人从中挑选了一本,坐在落地玻璃门窗前的木凳上,一边翻看,一边喝着咖啡,品着红茶,任时光缓缓地在指间溜走,好不惬意!繁华的城市边上,隐藏着这么一个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当你放下忙忙碌碌的工作,置身在山清水秀之中,闲看落花,轻拂山风,睹山沐水,所有的紧张和压力顿时化为天边的浮云。有这样的“无声诗”与“有声画”相伴,不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吗? 短暂的游览很快结束了,回到车上我在想:严陵坞定位“大众度假”,引入国际慢村项目,对农房进行整体打包改造,集度假旅游、养生闲居于一体,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就是绿色发展的理念吗? 严陵坞,我心中的伊甸园! |
原标题: 严陵坞,我心中的伊甸园 |
作者: 网络编辑:吴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