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蛙声一片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07月23日 09:06:15 |
听取蛙声一片 ——读莫言先生的《蛙》 江娇芬 用了将近一个月的闲暇时间,终于认认真真地看完了莫言先生写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蛙》。初看这部小说的题目,我想象不出它的内容会讲些什么,后来我快要看完这部小说的时候,仍然不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这足以说明我想像力的匮乏,更说明“莫言先生飞越于整个人类的存在状态之上的想象”(2012年这部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直到看完整部小说,我终于似懂非懂地明白了这“蛙”,与一个从业了五十多年的妇科医生之间的某种关联之处,这个妇科医生就是小说中“我”的姑姑。 小说以一个乡村女医生(姑姑)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为主要线索,记录了中国六十年的计划生育史,反映了这段历史中的多个侧面,表达了对生命强烈的人道关怀。莫言先生是以书信的形式来写这部小说的,以一个叫“蝌蚪”的剧作家写给一位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信,来完成这部伟大作品五个部分的叙述。这五个部分不是一条直线的平铺直叙,而是以姑姑为中心,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这种看似杂乱无章、想到哪写到哪的叙述方式,将围绕在姑姑身边的所有有关人物写得清清楚楚,显示出了作家高超的写作技能。“我”在信中对衫谷义人的尊重、谦卑和真诚,让人以为是作家对尊敬的知交娓娓道来的家事。 《蛙》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取名也非常有趣。小说开头第一句话就说:先生,我们那地方,曾有一个古老的风气,生下孩子,好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取名。于是,小说中就有了各种各样简单而又奇怪的人物名字,如:陈鼻、袁脸、赵眼、孙肩、王肝、王胆……姑姑的名字叫万心。我很好奇,这个地方总有成百上千的人吧,人身上的部位和器官总是有限的,长期这样取名字,会不会重名?不过,在作家的笔下这部小说中是没有重名的人的,不会让读者混淆。“我”的名字叫万足,笔名叫“蝌蚪”——这个名字会让读者第一次联想到与作品题目《蛙》之间的关系。“我”是姑姑接生的第二个孩子,那年,姑姑才十七岁。 姑姑是“我”的大爷爷的女儿,大爷爷是八路军的医生,医术高明,后来牺牲在地道里的手术台前,是被敌人的毒瓦斯熏死的。姑姑因为是烈士的后代,解放后,县里领导问她想干什么,姑姑说要继承父业,于是就进了专区卫生学校学习。毕业后,在镇卫生所工作。后来,县卫生局开办新法接生培训班,派姑姑去学习,从此,她就与这项神圣的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专业的新接生法推翻了旧时农村里那些“老娘婆”粗劣的旧法接生,不仅减轻了产妇分娩时的痛苦,也减少了产妇和婴儿的死亡风险。因为姑姑头脑冷静,遇事不慌,五分的技艺能发挥出十分的效果来。所以,姑姑一时间名声大噪,在当时被奉为“送子娘娘”。 姑姑一生曲折,经历过日本鬼子的威迫、吃不饱饭的荒灾、被游街的批斗……她工作生活中不屈不绕,胆大过人,是一位意志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大义凛然,六亲不认,连对“我”这个侄子的妻子怀上二胎也不放过。小说在这方面运用了大量精彩的笔墨,描写了姑姑与一些想要逃避计划生育的人斗智斗勇,反映了我国计划生育在几十年的执行工作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真实而又惊心的故事,也反映出中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当我看完这部书的时候,是2021年5月31日,看新闻时惊奇地发现就在这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决定继目前全面放开的二胎政策,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作为一段历史,将一去不复返了,而“姑姑”则是这段历史中的一个领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 姑姑与孩子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但是,她自己却被一个叛逃台湾的飞行员毁掉了青春年华,错过了生育孩子的时机,到老了才嫁给一个做泥娃娃的被县里授予工艺大师的工匠。说来也奇怪,“我”的第一任妻子被姑姑抓去做人流意外去世后,“我”又娶了姑姑身边的助手当第二任妻子。结果,这个跟着姑姑与孩子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妻子,一生也与孩子无缘。这个年过半百、想孩子想疯了的女人竟然在“我”退休后,已经年过花甲的时候,做出了一件令“我”既欣喜又尴尬的事:借腹生子!坚定了一辈子信念、年已古稀的姑姑,竟然为这个“怀胎十月”的妻子亲自接生……小说以讥讽的手法抨击现实,有力鞭挞了社会上的一些伪善现象。 小说的第五部分是以《蛙》为题的九幕话剧,看过前面的四个部分,再来看第五部分的话剧,仿佛将小说搬上了荧幕,在读者的眼前又栩栩如生地重演了一遍。以“蛙”为书名的原因,在剧本中似乎也更让人明白:蛙与娃相似,也与女娲的“娲”读音相近,女娲造人,“蛙”在这里是多子的意思。姑姑一辈子接生过无数的娃,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将无数未出生的娃送进了地狱。“我”老来得子,而这个“子”却是从表面上开着的牛蛙公司,背地里却干着代孕服务的阴暗角落里来的,是从一个被火毁了容、不得不用这种代孕的方式得来的,而这样的女孩子的“劳务费”竟然还被牛蛙公司的“资本家”骗走了,而“我”骗来了孩子,姑姑是帮凶……小说揭露了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连“我”也自说有罪,姑姑也有罪! 莫言先生不愧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现实与灵幻相结合的色彩,这些色彩让他的作品趣味横生,动人心弦。莫言先生还著有《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十一部长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等一百余部中短篇小说,另外还有多部剧本、散文,他的作品被译为英、法、德等四十多种语言,是我国一位著名的多产作家,获有“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联合文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等多项大奖。读过了他的《蛙》后,相信许多读者一定会和我一样,成为他的忠实粉丝,去品读他更多的文学作品。 |
原标题: 听取蛙声一片 |
作者: 网络编辑: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