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三次流泪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04月09日 09:02:41 |
■ 罗萍 父亲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从小不爱说笑,养成了少言寡语、隐忍而坚毅的性格。都说这种性格的人很少流泪,但“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我的记忆里,坚强的父亲至少有三次流泪。 父亲第一次流泪,是奶奶的去世。那年我刚7岁,58岁的奶奶因病去世。打我记事起,奶奶就一直躺在床上养病。病重时,父亲和爷爷会用靠背椅把奶奶抬到七里泷职工医院住院治疗,好一点了又抬回来,这样熬了几年后,奶奶的病越来越厉害,最后奶奶是在父亲的怀里咽气的。 出殡那天,天还是黑漆漆的,“八仙”(农村里旧时为逝者抬棺材的人)就把奶奶抬到村子后面的山岗上。抬到半路的时候,穿着孝服的父亲,拉着我钻到奶奶的棺材下面,年幼的我不明就里,只听父亲哽咽着道:“妈,我和罗萍背您上山!”因为我人矮,和父亲挨得近,父亲是弓着身子低着头,那一刻我分明听见父亲极力抑制的抽泣声…… 父亲的第二次流泪,是因为我。那时我在桐庐中学读书,每个周末都有一天半的假。平时都是周六下午回家,母亲帮我烧好一个星期吃的菜,周日下午我就拎着菜回学校。等到期中考或期末考的前一个星期,我和部分路远的同学一样,周末都是留校复习。其他倒没什么,主要是吃菜的问题,因为没有钱买菜。为了不吃白饭,我就拿着空菜罐,到学校的小店里买了一毛钱的酱油,每天早上在粥里拌一勺酱油,倒也吃得津津有味。有时在早上,买点大头菜、榨菜,当作中午和晚上的下饭菜,虽然没什么营养,但味道还是不错的,我也丝毫不觉得苦。 有一次考试前,家里看我周末没有回家,父亲就给我送菜来了,他说顺便把上周吃空的菜罐带回去。当他去拿我装菜的搪瓷罐时,发现空罐里有液体样的东西,他就问我:“罐里还有水?”说着一边打开了搪瓷罐的盖。 “不是水……”我话音未落,父亲闻了一下脸色就沉重起来:“酱油?” “粥拌酱油,我从小就喜欢吃的。”我说得很是轻松,可父亲却不这样认为,觉得我是装轻松这么说的。回去后他红着眼睛告诉母亲,说我酱油肯定不只是早上拌粥吃,还会常常拌饭吃的。这是母亲后来才告诉我的,父亲觉得家里穷,让我读书受苦了。 记得有一年的春节前,富阳的姨妈来我家住了几天,得知我学习成绩不错,走之前,她拿了10块钱给母亲,让母亲过年前给我买件新衣服,说是对我的奖励。姨妈走后,我就和母亲说,10块钱还是交学费吧。第二天,我一个人坐在楼上窗前写作业,父亲走上来,站在我身后说:“姨妈给的钱你还是买件新衣服吧,学费你不用担心,家里负担得起……”父亲说到最后,不由地哽咽起来,我不敢回头去看他,我知道他在流泪,只能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绝不辜负父母! 父亲的第三次流泪,是爷爷走的时候。 我有个舅舅,下海在杭州开了一家公司当了老板,可管仓库的人监守自盗,常常少了东西,而仓库里的东西都值钱,随便拿点就是成百上千的。舅舅很相信父亲,便请父亲去帮他管仓库。父亲考虑再三,没有答应。可后来舅舅公司里的仓库管理员,换了一个又一个,每次都是因少了东西而不得不予以辞退。舅舅没有办法,便三顾茅庐来请父亲,在征得爷爷的同意后,就答应了舅舅。那两年父亲心挂两头,不停地在杭州与桐庐之间来回奔走。 没想到的是,身体一向还不错的爷爷在家里摔了一跤,突然离世。急匆匆赶回来的父亲,悔恨交加。当爷爷被推进去火化的最后一刻,父亲不顾“土工”(农村里称呼为逝者入殓的人)的劝说与阻拦,一定要再看爷爷最后一眼,他把爷爷脸上缠着的丝绵撸开来,用他那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爷爷紧闭的双眼和沟沟壑壑的脸庞,当爷爷被推进去后,父亲整个人近乎崩溃,失声痛哭起来……我一边流泪一边劝着父亲,父亲说他对不起爷爷,最后两年没有陪在老人家身边,爷爷走的时候太孤单了,出事时家里竟然一个人也没有!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嚎啕大哭,那种悲痛欲绝,旁人看了也不忍。爷爷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父亲像变了个人似的,一下了苍老了许多。至今想起那段往事,我仍然会流泪,会心痛。 在爷爷走后的第六年,父亲遭遇意外而突然离世,到今年已是第八个年头了。每每想起,总忍不住泪流不止。今年的清明节又到了,对所有像我一样失去父爱的人来说,每次上坟都是残忍的,每次面对父亲那张刻在墓碑上的笑脸,心都在滴血。父亲,你在那边还好吗? |
原标题: 父亲的三次流泪 |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