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鞋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02月05日 09:00:33 |
■ 韩国勇 朋友给我送来一双合村产的老布鞋。黑面、白边,内底还绣着花,漂亮,大小刚刚好。找不出一丁点瑕疵,但是穿起来总好像少了点什么。晚上坐在书房,还在为步鞋的事牵绊,仔细想来豁然开朗,原来别人送我的布鞋,少了一种母爱的特别味道。 我的母亲,一直在早先东门头一个叫立新服务站的缝纫加工点做缝纫工,缝纫这个活,越到年底越忙。进入腊月,母亲往往晚上要做到凌晨一二点。天气晴朗的日子,母亲就翻出已经做好的新布鞋,在二楼窗口的厨房屋顶上晒起来。这时候一双新布鞋才算完工。 布鞋的制作是很繁琐的。 母亲为了每一个子女能在春节穿上新布鞋,可以说要作大半年的准备工作:春天,要把家后园的雷竹脱下的笋壳摊平晾晒压实,仔细收集,同时把碎布或者旧衣服也收集起来。虽说母亲是个缝纫工,照理碎布不成问题,但是往往收集好的大大小小的碎布,会被左邻右舍讨要去。母亲是个很大方的人,会一股脑儿把留着的碎布、甚至已经浆好的浆布都给了他们。说起浆布,就是要用面粉捣起浆糊,在大木板上或者在取下的门板上刮上浆糊,覆盖上一层碎布或者旧布;再刮上浆糊,再覆盖一层碎布。如此往复五六次(层)。然后,置于阴凉处晾晒。浆布,就是这个晾干后取下的有点僵硬的有着五颜六色的硬布。母亲还要买来苎麻线,在那细细的苎麻线上反复涂抹蜂蜡,为的是苎麻线牢固和纳鞋底时的滑溜。准备工作完成后,母亲便要父亲帮忙了,父亲用笔在硬纸板上画好大小鞋子底并剪好样,按样把浆布、收藏的笋壳都依样剪好交付给母亲。母亲再按照二三层浆布、一层笋壳堆叠至二、三公分高,用线稍加固定。常常是我们在院子里乘凉的时候,母亲就坐在旁边,拿带铜把的锥子钻过鞋底,用上过蜡的苎麻线一针针在鞋底穿来复去。我们是听着父亲的故事乘凉,母亲是把故事纳入鞋底。当母亲纳好一双双大大小小的鞋底的时候,树上的桂花已经飘香了。 纳好的鞋底,往往变形比较厉害,母亲用水把鞋底喷湿,再用重物压平、晾晒。切边整理后,鞋底基本完成了。当看着一双双有着密密麻麻的线段的鞋底放在院子里晾晒的时候,不由人想起孟郊的诗。鞋底,那是满满的母爱。 鞋面的布,常常选用江苏常州生产的黑色灯芯绒,也用羊毛呢面料。当然,羊毛呢那是很高档了。衬布用白胚布、西洋布都可以。母亲会托人去棉布店买来那整匹布卖剩留下的小的零头布,这样可以免棉布票,仅有的棉布票那是要制作衣裤的,舍不得拿来制作鞋子面。 鞋面的布有了,鞋底有了,再买一点黑色斜纹布,齐备后一起送到鞋匠店绱帮。 说起绱帮,鞋面的款式式样在鞋匠店是有样品陈列的,可以自由选择,有蚌壳式、圆口式、松紧式,有高帮、低帮,有单鞋棉鞋,有拷扣没拷扣,有搭襻与无襻,有鞋带无鞋带等等,林林总总各种组合有几十款。 鞋匠师傅根据选定的式样,在店后面的墙上挂的样板块集合群里取下样板,按样板就可以在面料上剪出鞋面粗坯,再把粗坯粘到鞋面面料上顺边剪下,另一面再粘好白色鞋里布,用缝纫机把鞋面鞋里与衬料缝在一起,把边缘修剪整齐,然后用黑色斜纹布条延缝鞋口,一双鞋面就做好了。 缝合鞋面与鞋底,方法很有讲究,有正绱与反绱。所谓“正绱”,就是鞋面弯进去,与鞋底联合处整洁不露痕迹。我们现在一般的皮鞋都属于“正绱”;所谓“反绱”,就是鞋面平铺与鞋底联合在一起。冬天的棉鞋鞋面很厚,不能翻转,就必须反绱。用一个木质脚形“鞋楦”先把鞋底翻过去,用钉子钉在鞋楦上,再把鞋面打湿,鞋里朝外包在鞋楦上,用麻绳收口,鞋的各处都匀称平实了,就开始了真正的“绱鞋”。待一针一线把鞋面与鞋底完全缝合完毕,鞋就绱好了。启出钉子,拔出鞋楦。 为了使布鞋的黑鞋面白鞋底更加精神耐看,还要用一种白色石膏粉拌和胶水均匀抹在鞋底边缘,再用钢质压板划压,压过的鞋底边缘就发出了白亮闪耀的光芒!等到顾客前来取鞋,鞋匠从架子上拿下新鞋,用刷子刷去浮土,取出鞋楦,一双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新鞋就产生了。 一双布鞋,勾起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窗外的月色很好,母亲,我想您了。 |
原标题: 老布鞋 |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