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吟啸且徐行 |
http://www.tlnews.com.cn/2021年02月05日 08:59:20 |
■ 朱自明 我喜欢一个人去爬山。 蜿蜒的山路,幽静的山林,清冽的山泉,偶有不甘寂寞的鸟儿在枝繁叶茂处啁啾,“造化钟神秀”,把身体交给大自然,心便在这自然地纯美中变得宁静。我们可以有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也可以有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惬意;可以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也可以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仁者乐山”,“仁者”即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不易冲动。我秉于自己的性格,终生修为于“仁者”,我亦“乐山”。 又是周末了,时候虽是隆冬,我对自然风光的兴致不减,“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走,爬山去。既是休闲,又是锻炼。目的地:大奇山。 大奇山,位于桐庐县城南,距离城区仅五公里之遥,是一个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刚入大奇山,是一片竹林,山竹挺拔,山风借着竹叶传递着声响。毛竹迎宾,竹林通幽,顺着掩天蔽日的竹径望去,山色朦胧,令人遐往。竹林的地面有许多刨开的新土,我想那应是寻冬笋者努力的痕迹。竹笋本是冬藏春生的,蓄积一冬的力量,它们要卯足劲儿做雨后春笋呢,因此它们藏的很隐秘。正因如此,挖冬笋是需要经验的,不然多是白费功夫。但从自然的规律来讲,我认为是不该挖冬笋的,应该给它们蓄积力量的机会。 穿过竹林,沿着山谷走去,今天的天气有点阴沉,山风吹在脸上格外凉。也许是我来的早了,在山谷中一路漫步,除了景区工作人员,我竟然一个人都没见到。真好,这大奇山今日成了我一个人的风景了。 冬日的大奇山,山树苍翠,绿植层次丰富,这些植物好像分不清季节,天气愈冷,它们却绿的精神。这与北方的山是不同的。江南的植物好像不惧天气的寒冷,每一片叶子都绿得发亮,在这冬日的山谷我居然看到有的树枝上有鹅黄的芽儿,让我这个北方人着实为它们心里一紧,它们是在挑逗穷冬烈风吗?还是在梦中笑醒了呢?它们藐视冬的存在,在这料峭的冬寒中展示着春天该有的模样。是被落在了季节的后头,还是走在了季节的前头?这让我想起前段飘雪的日子,在城区的公园里居然嗅到了桂花的芬芳,寻香觅去,有桂花在含雪绽放,这八月的桂花居然开成了腊梅。我把它们称为岁月最美的逆行者,它们在用别样的姿态诠释着生命的精彩,它们像南方人一样抗冻。其实很多人对南方人是有误解的,认为南方人很怕冷,其实不然。在南方,冬天也是挺冷的,并且是湿冷。北方冬天有暖气,南方没有。但南方人却很少开空调,也很少用其它的取暖设备,倒不是为了节省,南方人不差钱的,他们说开空调和用其它取暖设备太干了,不习惯,就硬抗,我一个在北方生活几十年的人在这江南冬天却离不了空调。山上也有落叶的植物,冬天来了,它们就眠在季节的深处,在等待山花烂漫的时节。看着它们光秃秃的立在绿海中,像尴尬的裸睡者,不觉笑出声来,它们在绿树丛中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它干枯了吗?也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在这南方的山谷中才容易辨知冬天来了。 大奇山山路崎岖,路宽不足两米,一边是青苔覆盖的壁立山崖,一边是山溪飞漱的乱石谷壑,在山径行走是由不得你分心的。那就慢慢走,赏景时驻足凝神,就真的“胸中有丘壑”了。大奇山中水是丰富的,山溪淙淙,水声潺潺,乱石阻遏,飞瀑激荡。这山泉在开阔之处形成一方又一方的水塘,水平如镜,阳光一照,波光粼粼。水成蓝绿色,清澈见底,它们在此小憩,像极了温顺的姑娘;但这是活水,流动的山泉,水满自溢,它们漫过石岩就恣意激起白色浪花,任性的撒欢儿的像个调皮的孩子跑下山谷,整个山谷中都回荡着它们的歌声。顺着山谷一路走来,大小有十多处飞瀑,最壮观的是在山谷的尽头,绝壁直立,高达几十米,溪水从上一泄而下,干脆利落,绝无半点犹豫,水花飞溅,声震空谷,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气势。 行至于此,必须折返。人生可不是这样的,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所以在人生之路上,我们要像走这山路一般,每一步都要走得坚实,不求快行,慢慢走,可以领略到人生更美的风景。“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一种人生态度。前路漫漫,就让我们且行且悟,始终在路上,“一蓑烟雨任平生”,无须在意这“也无风雨也无晴”。 |
原标题: 何妨吟啸且徐行 |
作者: 网络编辑:周叶剑 |